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体系,环境保护、污染防控逐渐被摆上国家重要战略地位。重污染行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包括火电、钢铁、水泥、化工、建材、酿造、纺织、采矿业等16类行业,是关系我国民生问题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由于其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排放出废烟、废气、废物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2010年环保部颁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要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公布年度环境报告,按时披露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治理措施制定与执行等方面的环境信息。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重点排污企业应当公开环境信息,保证公众、政府及社会参与企业环境保护监督。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重污染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这无疑需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驾护航。
重污染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需要重点关注与产出污染相关的审批、处理、贮存以及转移等环节,而这一系列活动都需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支持。内部控制通过确保企业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活动,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我国《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明确强调企业应加强环境责任部分的内部控制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当前环境下,环境保护应是重污染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之一,重污染企业也具有提高环境绩效的内在动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根据国内外现有文献,总结并提炼重污染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内涵,并按照类别归纳整理。
其次,从一些基础理论出发,按照内部控制五要素分别论述重污染企业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
接着,结合案例,详细阐述h公司实际运营中的内部控制缺陷。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ackers(2016)认为重污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将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起到监督和保证作用[20]。
agyei-mensah(2016)得出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绝非一蹴而就[21]。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具体思路:结合重污染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特点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总结出重污染企业在审批、生产、贮存、监控等环节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并针对重污染企业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分别提出优化建议,希望重污染企业通过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有效防范因环境损害行为招致的风险,从而树立正面企业形象,提升外部竞争优势,保证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长远目标。
一、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5. 参考文献
[1]陈旭,哈今华. 企业社会责任贡献,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创造关系研究[j].预测.2021(03):32-38.
[2]后鸿燕.企业价值和内部控制互动机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21):110-113.
[3]侯晓靖,孙静.内部控制质量、制度环境与环境信息披露——来自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之友,2017(16):92-9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