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江苏省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目前国务院扩容后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共有30个城市,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1.59亿。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构成,所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密不可分。自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机构发展迅猛,金融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金融业不但能够进行投入产出,它还对区域的资金具有融合流通的作用。很多学者都意识到金融不但能促进经济发展,它还是一种资源,并且金融资源既不属于社会资源也不属于自然资源,而是这两者的结合,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资源。既然是一种资源,那么资源是否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就成为了可研究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虽然在金融资源配置上有所改善,但是在整体来看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会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长三角地区担负着振兴地区经济繁荣的重任,合理高效的实现长江经济带的金融资源配置,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影响金融配置效率的因素,是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繁荣昌盛的必要途径。
因此,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长三角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相关的定义后,又搜集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确定本文要研究的大体方向;其次,研究方法的选择对本文测定金融资源效率和影响因素的评定来讲非常重要,不但要满足论文的逻辑性,还要保证研究内容的完整性。本文采用了 dea 模型,评价出长三角地区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采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找出对配置效率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收集相关指标及大量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得出结果。
1.绪论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的结构可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包括金融资源的概述以及针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4. 参考文献
国外:
[1] jack revel.the economic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m].martin robertson, 2018;23-29.
[2] jeffrey wurgler hang l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bank efficiency:a comparative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2-11-10至2024-11-17,查找相关文献,明确选题;
第二阶段 2024-11-18至2024-12-10,完成论文预研究,确定研究简介;
第三阶段 2024-12-11至2024-12-27,完成开题报告,开始搜寻实证研究的数据,为撰写论文初稿做准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