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信号检测作为信号处理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雷达、通信、医学成像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信号检测方法在处理非平稳信号时往往效果欠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复杂信号处理需求。
而自适应时频变换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刻画非平稳信号时频特征的分析工具,为信号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研究基于自适应时频变换的信号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信号检测和自适应时频分析都是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自适应时频变换和信号检测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适应时频变换理论研究:深入研究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wigner-ville分布等常用时频分析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分析其在信号检测中的适用性,并探讨不同自适应时频变换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信号检测方法研究:研究经典的信号检测方法,如匹配滤波器、能量检测器等,并探讨其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在此基础上,结合自适应时频变换的特点,研究基于自适应时频变换的信号检测方法,构建相应的检测算法,并分析其计算复杂度和可实现性。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算法设计、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进行文献调研,深入研究自适应时频变换和信号检测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wigner-ville分布等常用时频分析方法,以及匹配滤波器、能量检测器等经典信号检测方法。
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自适应时频变换应用于信号检测,并结合信号检测理论构建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非平稳信号的检测性能。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基于自适应时频分布的信号检测方法:利用自适应时频变换方法获取信号的时频分布,分析其在时频域的能量聚集特性,并根据噪声的时频分布特点,设计相应的检测统计量,实现对信号的有效检测。
2.研究基于自适应滤波的信号检测方法:结合自适应滤波的思想,利用自适应时频变换方法构建自适应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抑制噪声干扰,提高信号检测的信噪比,进而提高检测性能。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晓峰, 陈伟涛, 阮秋琦. 基于改进vmd和特征融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3, 43(01): 162-170.
2. 王金伟, 彭志科, 张梦瑶, 等. 基于vmd-teager能量熵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方法[j]. 振动与冲击, 2021, 40(23): 185-192 248.
3. 刘天娇, 王晓峰, 陈雪峰, 等. 基于vmd和多重集典范相关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07): 95-10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