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食品生产企业只有选择诚信行为,供应安全食品,才能赢得更多的顾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只有选择积极监管,才能增加食品安全程度,提高政府公信力。食品安全问题遍布各种类型、各行业的企业,不同级别、区域的监管部门也或多或少存在监管失职的问题。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而食品提供企业不讲诚信、食品监管部门监管不力是其中最主要的两大原因。因此,必须重新界定各方主体的权责关系,将提升食品质量作为各方主体合作的重要评估因素。然而,由于各方主体出于对利益得失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使得食品质量安全暂时没有完全得到保障。事实上,在不考虑食品供应链外部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食品提供企业是否选择不诚信行为,致使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与否,可以视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食品提供企业博弈的结果,而博弈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决策行为。
而在食品安全监督机制中,生产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追求目标利益获得的最大化,在这种利益驱动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企业行为的唯利是图。即达到违法行为标准及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求,所以这种监管的博弈必然存在。在生产商和政府博弈模型中,具体假设为政府监管部门的策略为检查各种食品安全监督措施,并且检查一定要付出成本代价,并且绝对是不带有腐败或权力徇私的行为,即政府监管行为是理性的。其次,生产商的生产行为的策略空间为生产食品安全达标的产品和不达标的产品。从这几种策略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种组合的可能性。即检查合格食品、检查不合格食品、不检查合格食品、不检查不合格食品。 只有通过对双方博弈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对食品安全监督机制进行研究,保障日常管理中的食品安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博弈论
博弈论主要是指在任何一件事中,所产生的结果及其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不是单方面的行为,而是由多方面产生的结局。也就说,结果是在过程中各种复杂力量对比产生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多个力量对比的主体。在一个博弈论中,无论在过程中怎么博弈,总存在以下几个要素,即:博弈的参加者、各博弈方各自可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合集、进行博弈的次序和博弈方的得益。因此,博弈论所关注,并注重寻求局中人最理性的相互之间的利益追逐与分配。
2.2食品安全的监管
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公共利益产生了巨大影响。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 年4月24日修订通过,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和食用农产品等各个环节管理做出了详细规定。《“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指出,以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四大基本原则,强调加快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从政府传统监管到社会共治,反映出对不安全生产行为从处罚到预防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并加入更多的信息传递手段,其实质是上下垂直方向相互结合,实现由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
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市场中,食品是由商家生产并向消费者出售,商家是食品的直接生产者,政府是整个网络餐饮行业的直接监督者。模型构建涉及两类参与主体:政府监管部门和商家。政府可以采取的策略集合为{检查,不检查},商家可以采取的策略集合为{生产合格食品,生产不合格食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博弈理论的研究
传统博弈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其将完全理性作为假设前提,对现实中某些问题进行研究,作出了当时看似合理的解释。学者们纷纷在各个领域采用传统博弈理论进行相关的分析与研究。smith et al.首次提出根据自然选择作出决定,标志演化博弈论的开创。演化博弈将“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作为基础假设,有效避免了传统博弈存在的问题,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网络餐饮环境下,消费者和商家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和交易,信息不对称不可避免;同时商家与政府处在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即博弈双方是有限理性并处于信息不对称环境中。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在基于博弈理论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研究中,首先通过对食品生产企业和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行为的研究,对于各自的行为进行假设,由于食品生产企业和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各自有两种行为选择,政府可以采取的策略集合为{检查,不检查},商家可以采取的策略集合为{生产合格食品,生产不合格食品},因此共有四种选择策略。
假设商家生产合格食品概率为x,生产不合格食品概率为1-x;政府检查概率为y,不检查概率为1-y;其中0≤x≤1,0≤y≤1。因此,政府和商家的不同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框架如下图所示:
| 政府 | |
商家 | 检查(y) | 不检查(1-y) |
生产安全食品(x) |
|
|
生产不安全食品(1-x) |
|
|
在不同的战略组合下,分别计算出商家和政府的成本和期望收益并进行对比,再通过动态方程分析、局部均衡点分析等可以找到博弈的均衡状态,得到一个商家和政府都期望达到的双赢状态,更好的平衡双方之间的关系,保证食品安全的进一步提升。
5. 参考文献
[1]杨浩雄,邵恩露,马家骥.生鲜电商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效用模型仿真[j/ol].食品与机械:1-16[2021-01-1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183.ts.20201112.1716.008.html.
[2] 王常伟. 基于生产经营主体激励视角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14: 34-39.
[3]徐航.互联网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模式[j].食品与机械,2019,35(11):233-23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