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影子银行,在广义上来说,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从狭义上来说,是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转换、期限、信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8220;影子银行#8221;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它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这种信贷关系看上去像传统银行但仅是行使传统银行的功能而没有传统银行的组织机构,即类似一个#8220;影子银行#8221;体系存在。
影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金融市场不断演化的结果,也是金融结构发展,融资多元化过程中的成果。影子银行在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正方向的影响,但近几年来影子银行也出现了一些无序膨胀的特征,随之而来的是金融系统风险的大大增加。所以,为了更好的监管和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必需了解影子银行的形态演化及其成因。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0世纪90年代之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令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2008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人们看到了高速发展的影子银行带来的问题,金融市场风险不断的累积,使全球的金融市场变得脆弱无比。而造成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的影子银行,引起了学术界和全球金融监管部门的关注。
正因为影子银行对于金融市场起到了#8220;双刃剑#8221;的作用,对影子银行的成因和形态的演化,正确认识影子银行的双面性,如何有效的引导和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是需要了解和深入的重要问题。
1.影子银行的形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周莉萍(2012)认为,中国影子银行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复制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措施,如果监管过度,会抑制金融创新。但也注意到,我国影子银行也是在金融市场化过程的进程中依靠金融创新逐步发展壮大,在某些方面与国际标准影子银行存在相似的共性。因此在构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模式时主要依据本国影子银行发展状况安排和规划可行的监控部署,同时也要注意参照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做法。
龚 明 牟、张 晓 朴、文 竹(2011)比较了各国针对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措施后提出,我国应尽快制定并推出《资产证券化条例》,以及规范PE 市场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 防 火 墙,加 强 资 产 证 券 化 业 务 的 风 险 管 理。
Tobias Adrian(2009)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推动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加剧金融脆弱性。Richard J.Rosen(2009)指出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中的很多缺陷与影子银行体系大量无节制发行的金融工具有关。Manmohan Singh(2010)认为流动性枯竭源于再抵押权减少,大型银行收到的抵押品减少对全球流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 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分析和了解影子银行的成因和发展历程来挖掘出影子银行对金融结构的促进作用。
5. 参考文献
[1] 丁德圣,次贷危机后国内外金融监管思路和模式研究,2013
[2] silber w.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 4) : 28 - 33.
[3] veblen t. 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m]. new york: c.scribner''''''''s sons,1904: 58 - 8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