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应用的兴起,对信息的新鲜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网络性能指标如吞吐量、时延等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实时性需求,信息年龄(ageofinformation,aoi)应运而生,成为衡量信息新鲜度的重要指标。
本选题聚焦于无线双向中继网络的信息年龄研究,旨在探究信息在该网络模型下传输的新鲜度,并通过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最小化信息年龄,从而提升网络的信息传输效率和实时性。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信息年龄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信息年龄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主要研究无线双向中继网络的信息年龄,分析影响信息年龄的因素,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最小化信息年龄。
1. 主要内容
1.研究无线双向中继网络的信息年龄,建立系统模型,包括网络模型、信道模型和信息年龄的定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仿真实验等方法,逐步展开研究工作。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信息年龄和无线双向中继网络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系统建模阶段:建立无线双向中继网络的信息年龄模型,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信道模型、信息生成和传输过程等,并推导信息年龄的数学表达式。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将信息年龄理论应用于无线双向中继网络,分析该网络模型下信息年龄的特性,并推导出信息年龄的闭式表达式。
2.针对无线双向中继网络的特点,设计高效的资源优化算法,例如时隙分配、功率控制等,以最小化信息年龄。
3.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算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志翔,宋玲,金石.基于信息年龄的无线网络资源分配[j].电子与信息学报,2021,43(01):238-247.
[2] 杨波,梁爽,宋朝选,秦志文.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低时延信息年龄优化综述[j].中兴通讯技术,2021,27(04):13-21.
[3] 张健,李强,张翼,李赞.信息年龄驱动的车联网边缘计算资源分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22,39(02):587-59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