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汉江作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对维护我国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汉江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降水的时空分布格局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进而影响着流域内的水资源调配、防洪减灾等工作。
开展1960年-2008年汉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新安江模型应用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该流域近50年来降水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为汉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旱灾害的有效防治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水文模型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汉江流域降水特征分析、水文模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1960年-2008年汉江流域气象和水文数据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地统计分析和水文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汉江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新安江模型模拟汉江流域径流过程,探讨降水变化对汉江流域水文循环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1.收集和整理1960年-2008年汉江流域的降水、气温、蒸发等气象数据,以及流域内主要水文站的径流数据。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对收集到的1960年-2008年汉江流域降水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预处理,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滑动平均、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年内分配规律;利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汉江流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绘制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其次,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汉江流域边界、河网水系等空间信息,结合研究区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构建新安江模型。
5. 研究的创新点
1.在汉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方面,本研究将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汉江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尝试分析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
2.在新安江模型的应用方面,本研究将尝试结合最新的参数率定方法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和可靠性。
3.在降水变化对汉江流域水文循环影响方面,本研究将结合不同时期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探讨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水循环的影响机制。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谢正明, 刘章君, 张明军, 等. 基于 gis 的汉江流域近 60 年降水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 27(6): 327-335.
[2] 魏文寿, 郝振纯, 谢金梅, 等.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 swat 模型径流模拟改进[j]. 水力发电学报, 2017, 36(10): 42-52.
[3] 张建云, 王浩, 成静.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渭河流域径流模拟与预报[j]. 人民黄河, 2018, 40(02): 1-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