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课题意义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知,我国农村人口从1996年的8.51亿减少至2015年的6.03亿,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村庄用地面积从2009年的2.77万亩增加至2015年的2.87万亩[1]形成了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村庄用地增加同时存在的悖论局面。由于宅基地没有使用期限闲置,以及子女能够继承家中一处或多处宅基地,这就导致“一户多宅”的现象出现,但在现行法律的规定下,限制了农村宅基地的自由流转,导致农村宅基地出现大量闲置。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不足与农村大量宅基地闲置。为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国家提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宅基地退出农户集中居住既能够有效的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同时也能够提高土地使用率。农户退出宅基地后生活状况是政府和学者十分关心的问题。2002年森提出可行能力理论后,国内众多学者采用该方法将福利量化,能够直观的了解农户进入城市后的福利变化,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福利变化不同,例如发达地区农户退出宅基地后整体福利减少,体现在家庭经济收入和心里状况两方面福利降低程度较大。对福利降低的因素,目前研究缺少具体的适应性描述。本研究以较发达地区(南京)的农户退出宅基地集中居住前后的福利变化和适应性为数据,进行测算和模型分析,主要具有以下意义。
1.理论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总目标是根据农户退出宅基地集中居住前后的福利变化及农户进入城市后的不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农户退出宅基地集中居住后福利是否增加,对城市生活是否适应,了解农户的满意度。从而找出集中居住后的问题所在,归纳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提高农户进入城市后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子目标一:通过对南京地区农户退出宅基地后的集中安置点的调研成果,通过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测算农户退出退出宅基地后的福利变化情况。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九个集中安置点问卷数据调研及搜索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主要运营了以下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4. 研究创新点
1.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针对农户退出宅基地的福利变化,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分析宅基地退出应有的补偿标准和操作方法,以丰富土地资源管理有关理论,同时为政府制定相关宅基地退出政策和补偿办法提供参考。
2.在多种宅基地退出方式中选取了退出宅基地集中居住这一种方式并对其福利效和适应情况应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农户退出宅基地集中居住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本项目选取南京这一地点进行调查,更具有现实的政策价值。
3.以森的可行性理论为理论依据,尝试构建一套测度农民福利的指标体系,利用农民福利测度的的模糊数学法评价模型,以定量化的方法对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农民福利进行了评价分析。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进展阶段 | 内容 | 时间安排 | |
前期准备 | 1、阅读相关文献和收集资料 2、与教授探讨论文的可行性 3、制作调查问卷 4、实地调研,收集问卷数据 | 2018/10/1---2019/1/2 | |
论文撰写 | 前期 | 1、撰写文献综述,整理文献资料 2、确定论文题目 3、列出论文大纲和时间安排 4、撰写开题报告并提交 | 2019/1/3---2019/1/18 |
中期 | 1、根据列出的大纲进行撰写 2、对数据进行处理,构建相应模型 3、分别在生计型和利润型农户的视角下计算出最佳农地适度规模 4、完成中期检查 | 2019/1/19---2019/4/7 | |
后期 | 1、对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相应建议。 2、完成论文草稿 | 2019/4/8---2019/5/15 | |
结题 | 提交最终成果并定稿答辩 | 2019/5/15---2019/6/6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江苏省粮食安全形势分析及预测开题报告
- 干旱区绿洲扩张与气候变化对碳平衡的影响-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开题报告
- 居民住房房产税免税扣除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与模式选择开题报告
- 土地违法的影响因素与治理路径研究开题报告
- 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CFPS2018数据的经验分析开题报告
- 特色民宅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意愿研究——基于江苏省的调研开题报告
- 弹性用地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规划研究开题报告
- 经营规模、家庭借贷与农地利用收入——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开题报告
- 农户农地利用的化肥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开题报告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平原地区农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临漳县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