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平台老年群体的自我呈现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1 18:24: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理由
1.老龄化进程加剧,短视频进入发展黄金期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较2010年增长了5.44%,且老年人口规模还在持续快速增长,老年群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同时,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有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观看直播。可以看出,目前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流量入口的“主要霸主”。
2.老年群体成为短视频积极用户
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群体占网民规模的12.2%,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28.0%,较2020年6月增长了5.2个百分点。《2021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显示,10岁及以上网民观看短视频的比例为90.4%,其中5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超1/4。老年用户制作/发布短视频的用户比例达30%,他们通过短视频建立社交连接的需求更强。
2021年8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与抖音联合发布了《中老年人短视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抖音等短视频应用,为当代老年人获取知识、社交娱乐、展示自我提供了新工具,加强了老年人的社会连接,增进了老年人在退出劳动力市场后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参与。《报告》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伴随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能忽视数字产品的服务和促进作用。
3.老年群体面临诸多污名化和刻板成见
中国老人自2006 年“南京彭宇事件”以后,“谣言”、“自私”等负面形象逐渐渗透, 造成公众的负面刻板印象。如,2013 年发生的“外国小伙扶挥倒中年女子遭讹”,2015 年9月发生的“淮南女生扶老人被讹”,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 “老人摔倒事件”中,新闻媒体的报道出现了“反转”,外国小伙的新闻被证明是虚假消息,而淮南女生事件经过多方调查后认定,该女生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受众仍然会收到刻板印象影响,中国的老人媒介形象的负面标签严重。
同时,由于老年群体对新兴事物的掌握较慢,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老年数字鸿沟”问题,因此,老年群体在互联网和短视频中一直是被呈现的“对象”,常常是作为配角而存在,缺少自我表达的渠道和机会。疫情爆发以来,“健康码”等问题又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关于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补充了我国关于老年群体在抖音平台上的自我呈现研究。目前学界对老年网红、老年主播这个群体的媒介形象研究很少,自我形象呈现方面的研究也很少,以短视频平台为载体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选取抖音短视频上的老年用户作为研究对象,梳理老年网红群体的特点,分析其自我呈现时存在的问题,从建设性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为日后更为深刻长远的老年群体媒介形象和自我呈现形象研究提供参考。
2.实践意义
对老年群体媒介形象的呈现和研究有利于规范短视频平台内老年网红的呈现。随着短视频的发展,和触网年龄的两极化趋势增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触网络分享生活,但由于缺乏相关监管,老年用户的内容良莠不齐,形成的影响也有好有坏。通过系统化地呈现老年群体的媒介形象,有利于规范相关内容,形成规模。

同时,有利于改变人们对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使他们摆脱“陈旧古板”等标签,为更多老年群体在短视频平台展现自我、丰富文化生活提供借鉴和参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老年群体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自我呈现的方式和特点,他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老年群体的自我呈现和青年群体有何不同,他们在短视频中的自我呈现和以往传统媒体中的形象有何不同,他们进行自我呈现的出发点和动机有哪些,这种自我呈现能给老年人自身和社会带来什么,这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问题。
(三)写作提纲
1、 抖音短视频平台中老年群体自我呈现的特点
2、 抖音短视频平台中老年群体自我呈现出现的问题
3、 抖音短视频平台中老年群体自我呈现出现问题的原因
4、 抖音短视频平台中老年群体自我呈现的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进人老龄化以及短视频的爆发,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自我呈现,随之而来的对老年人自我呈现的研究也呈现上升趋势,以“老年人自我呈现”为主题在知网进行检索共得到19篇论文,且主要集中于老年群体在微信中的自我呈现,对于老年群体在短视频平台中的自我呈现研究较少。

(1) 国外研究现状
1.自我呈现
起初社会学家戈夫曼以库里和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为基础,在其代表作品《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引入社会学领域的戏剧模式,将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行为比比喻为戏剧表演,基于此构建了“拟剧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深入考察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秩序。戈尔曼发现,当一个人出现在他人面前时,他的行动会影响他人对当前状况的定义,有时他会以完全计划好的方式行动,以既定的方式表现自己。其目的是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让他人做出期待的特定回应。这样的个人表现与戏剧相似进而产生了被称为自我早现和印象管理的概念,自我呈现也可以被称为印象管理,两者
的概念有很大的相似性。人为了达到他人心中理想化的形象,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一过程被称为自我呈现的印象管理。米德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借助符号来完成,然后他人的行为通过符号现解感知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他在“主我和客我”的理论中提到,人类通常不会表现为“主我”即直实的自我,很多情况下,会呈现出精心准备和打磨的“客我”形象。
2.老年群体媒介形象
对老年人的媒介形象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学者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老年人以及老年群体的形象呈现做出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学者思库恩针对当时报纸媒体中涉及老年人的相关新闻报道做出研究分析,发现报道的数量很少目报道关注的领域较窄。对当时的记者采访报道提出建议,希望记者除了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报道传统关注的某一年龄段人群之外,更应该将历史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1974年,学者阿诺洛普针对电视中的老年人形象做出了大量实证研究。他认为大众传媒塑造的老年人形象会直接形象到现实世界中公众对待老年人的方式及态度,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及有关部门对老年人相关政策的制定。
(2) 国内研究现状
1.自我呈现
目前我国对于自我呈现的相关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例如。伍翎瑄分析了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如何进行自我呈现,并总结了印象管理战略的各种影响因素。郝烨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描述了新媒体时代个人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塑造个人形象的过程。二是人际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如翟学伟所著的《中国人的日常呈现面子与人情的社会学研究》一书对中国传统人际交往进行了剖析,以人情、面子等中国特有的社会法则为切入视角,透析中国人的日常呈现心。周梅与李挂平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在会与他人产生互动,他们将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引人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时论和解读了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种种现象,并指出了拟剧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拟剧理论的科学运用具有指导意义。三是自我呈现相关理论的解析。田雅楠总结了戈夫曼拟剧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了其现实生活的适用性与存在的缺障司。李启风、吴广丽从报剧理论、印象管理两方面闸释了戈夫曼的核心思想,并用拟剧理论类比现实人生,指出了该理论对人际互动产生的意义。董晨字与丁依然讨论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在互联网中经历的重要变迁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领域,为在互联网背景下对自我呈现理论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网。安徽大学的芮必峰教授从拟剧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互动中个体的表演艺术、他提出“人际传插者是带着符号制作的假面具的表演者”营造利已形象。
2.老年群体媒介形象
甄小雅在《认知一致论视角下“网红老人”现象的成因分析》中提到,“网红老人”与传统老人形象有所差异,传统老人在社会中的形象多以勇敢、勒劳、坚毅为主,符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媒介报道中,常出现“讹人'“碰瓷”之类的形象,影响传统老人正面形象。也常常出现老年群体呈现的形象与受众期待不符的情况。如火山小视频中的“网红张大爷”因过于热情和外向引来部分网友不满。另外,由于抖音平台受众倾向于年轻化,老年网红内容选材有讨好年轻受众的趋势,不足以真实反映老年形象
聂潇在《老年主播的媒介使用与满足研究》中将老年主播划分为明星型、知识型、才艺型、娱乐型、意外成名型和其他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底前——完成选题;

2.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开题;

3.2022年3月底前——完成初稿和选题复查和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韩筱卉.银发网红的自我形象呈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

[2]胡晓.老年群体网络媒介形象的污名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0.DOI:10.27005/d.cnki.gdzku.2020.001258.

[3]何天天.《人民日报》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2010-2014)[D].重庆大学,2016.

[4]吴旻.梨视频中的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

[5]薄雯雯.中国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6]聂潇.老年网络主播的媒介使用与满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7]吴炜华,姜俣.银发网红的网络实践与主体追寻——基于视频社交场景中的“老年 Up 主”族群研究 [J]. 新闻与写作 ,2021(03):14-21.

[8]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01):56-62.

[9]赵欣.“四种角色”论对融媒体时代健康传播路径的启示[J].西部广播电视,2018(19):63-64.

[10]徐丽娟.“银发网红”的自我呈现与形象塑造——基于抖音短视频的框架分析[J].新媒体研究,2020(09):49-51.

[11]甄小雅.认知一致论视角下“网红老人”现象的成因分析[J]视听,2019(11):183-184.

[12]伍翎瑄.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及其策略的影响因素[J]科技传播2015,7(12):104-107.

[13]周梅,李桂平.人际互动中的戏剧理论解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210-211.

[14]田雅楠.戈夫曼“拟器论”的再思考——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谈起[J]中国报业,2017(08):83-84.

[15]李启风,吴广丽.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戏剧论思想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60-161.

[16]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大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01):56-62.

[17]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大曼的传播思想[J]安微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6.

[18]郝烨.拟剧论视域下社交网络中个体的呈现与表演[J]传媒,2015(22):75-77.

6.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