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而还未完全走进社会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
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
作为精英阶层,大学生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本应该是光鲜亮丽、积极正面的,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却是经常与一些不堪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不失为一种#8220;反常#8221;的表现,加上近段时间大学生贷款事件频频出现于新闻之上,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对我们分析了解这一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大学生贷款媒介形象构建研究拟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新华日报》和《中国新闻网》的文本分析,得出当今大学生贷款媒介形象的构建情况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构建当今大学生贷款媒介形象时有何不同。
写作提纲:㈠引言:论题的背景分析,分析本选题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㈡研究方法:文本的选择、抽样的过程㈢结果呈现:用表格、数据、图表等显示抽样的结果㈣结论与讨论:总结研究结果,阐述自己观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大学生的媒介形象的构建分析主要分为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女大学生在大学生整个群体中的媒介形象呈现,二是研究大学生的污名化现象,三是研究在新媒体发展下或在网络中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变化,四是研究某一地区的大学生媒介形象,五是研究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媒介形象。
对于大学生贷款方面的媒介形象构建仍未有相关学者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1月27日:确定选题12月25日: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3月26日: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表5月21日: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重复率检查,提交论文定稿版
5. 参考文献
①伍婧.女大学生群体的大众媒介污名化现象探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②叶兵,蒋兆雷.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丑化调查与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6(4):17-2.③姚珺.武汉媒体对大学生形象的建构--以《长江日报》和《楚天都市报》为例[J].新闻世界,2015,(6):208-210.④郑湘萍,简娜.大学生媒介形象建构与议程设置--以新浪新闻搜索为例[J].社科纵横,2014,29(7):129-133.⑤李敏智.论网络环境下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教育观察,2(4):59-62.⑥姜威.论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形象塑造--以接连报道女大学生失踪案为例[J].形象传播,2014,(12):119-120.⑦严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⑧郭婷.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塑造误区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0,(8):188-189.⑨钱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形象的构成及塑造[J].学理论,2014,(7):173-174.⑩李薇.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