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提出并推行了分级诊疗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医联体的建设,以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优质高效的卫生服务体系。2002年至今,我国每年国家级政策出台的数量增多,且频率相比前10年大幅加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分级诊疗已经成为国家医改的重头戏。
例如在2002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在2006年,国家卫计委发出了印发公立医院志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在2012年11月,基层卫生司在北京召开农村医改重大专项研讨会。在2013年4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在2015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委托中国卫生协会开展了“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课题研究,并有北京召开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研讨会并在武汉召开“互联网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研讨会。从政府出台的这些具体的政策,我们清晰地看出分级诊疗正在一步步走向正规化,成熟化。
2005年1月至今,我国各省份也出台了相应的分级诊疗政策。但分级诊疗在各个地方的推行程度也大不相同,以上海为例。就目前分级诊疗政策开展深度来看,上海为推进分级诊疗最顺利、最深入省,且上海早于2005年就已开始探索分级诊疗,走在了全国分级诊疗医改的前列。在2005年,上海推出了全国首个跨越城乡的医疗联合体,实现省级医院对县、乡级别医院的帮扶,整合医疗资源。在2011年4月,上海成为全国首个率先开展家庭医生制度改革的地区,即开展“1 1 1”医疗组合模式,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分类,让患者以此为依据去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就诊,环节了省市级医院的就医压力。在2016年9月,上海家庭医生制度已覆盖上海所有社区,签约居民1027万,签约率44%。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分级诊疗制度在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风险。例如在纵向转诊时可能存在医院错把大病当小病,从而错误的由上级转到下级,或者在横向转诊时医院诊断病因错误,从而错误的转到其他专长医院。因为,分级诊疗的风险的研究与规避是必要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借由LORA方法,将不同的病人病情视为不同的问题产品,将下级医院视为层级低的维修点,将上一级的医院视为层级高的维修点。以此建立了一个多层级的分级诊疗模型,然后考虑如何分配不同病情病人到合适级别的医院进行就医,并达到风险最小化。 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拟基于LORA方法进行分级诊疗风险的研究,LORA方法是广泛用于产品维修的研究方法,在应用LORA到分级诊疗的问题中,LORA的维修对象从产品失效延伸为不同病情的病人,维修层级延伸为不同级别医院,转诊的复杂性,以及医院治理不同病情的资源类别,增加了LORA方法的分析难度,也是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分级诊疗的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研究集中开始于2009年,主要集中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影响因素及其模式探讨。 在基层首诊方面,申曙光等学者认为基层首诊是守门员制度,是分级诊疗的基础。其不仅可以促进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更可以提高原料资源的利用率。李华等学者认为基层诊疗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患者的就医秩序,降低患者的就医经济负担。李琴琴等学者认为基层首诊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孙慧哲等学者认为基层首诊可以阻断常见病向上求医,从根本上解决解决我国居民的求医难问题。 在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方面,双向转诊是指根据疾病的轻重及患者的健康切实需要在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及康复医院间进行转院治疗的过程。闫卫华等学者提出了完善医保支付差异化相关政策、加强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医院的补偿机制及建立健全“互联网 医疗健康”体系等相应的对策。李威懿基层医疗水平差异、医保定点范围以及手续繁杂等是阻碍“下转'的主要因素,提出要加强“双向转诊”的宣传力度,完善医保政策,控制三甲医院的诊疗费用及加强社区医院建设等建议。 在分级诊疗影响因素方面,刘许欢等学者从供给层面的角度提出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因为医疗资源及人才的缺乏导致竞争力不足、医保差异报销及首诊制作用有限和大医院快速扩张及医联体构建中存在问题;从需求层面有以下几点影响因素包括医疗服务是刚需品,居民的经济状况改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重视和优质医疗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提高、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不理解,已经形成了有疾病就去大医院的就诊习惯,一时之间难以改变等。杨立成等学者分析来自政府机构、患者、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15个相关影响因素,将其分为4个层级,分别是外部影响因素、技术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及直接影响因素,并且分析了4个层级间的关系。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作者提出了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健全分级诊疗的内部运行机制、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为核心内容等对策。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对查阅相关文献对分级诊疗、LORA等相关内容有所理解,了解分级诊疗风险研究的进展及其相关理论,然后联系到课题研究的内容,再通过由专业领域过渡到课题研究,从而决定课题研究的意义或目的以及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与深度。撰写方案如下:
| 论文各阶段名称 | 起止日期 |
第一阶段 | 研究背景 | 2022年01月31前 |
第二阶段 | 文献综述 | 2022年03月28前 |
第三阶段 | 模型构建 | 2022年05月05前 |
第四阶段 | 案例分析 | 2022年05月10前 |
5. 参考文献
1. 申曙光,张勃. 分级诊疗、基层首诊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j] 学海2016; (02): 48-57.
2. 李华,徐英奇,高健. 分级诊疗对家庭医疗经济负担的影响一一基于基层首诊视角的实证检验.[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 (05):49-6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