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广告在大学生容貌焦虑心理产生中的作用探析开题报告

 2023-02-22 11:46: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容貌焦虑”这一概念,在近几年过于强调外貌重要性的互联网环境下出现,并得到广泛传播,具体指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的外貌不够自信,觉得自己不好看而产生的焦虑感。这种消极的心理甚至能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青年报》认为,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医美、美容机构以及各种颜值打分师的流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容貌焦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且90后00后是主要医美消费群体;与此同时,自媒体行业的发展使得部分社交平台内容中极易有软性广告的植入,这一部分软性医美广告因为渗透力强、商业味道淡,所以也可能潜移默化地造成人们的“容貌焦虑”。2021年8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征求《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意见稿提及将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以及使用患者名义或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等医美广告乱象。

此次选择将医美广告与大学生容貌焦虑心理间的关系作为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意在探究医美广告是否对大学生的“容貌焦虑”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想借此呼吁人们能够拥有正确的观念与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当下环境传播的焦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医美广告与大学生“容貌焦虑”心理之间的关系,即:医美广告对大学生群体“容貌焦虑”心理的产生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这种影响又是如何产生的?

写作提纲如下:

引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医疗美容广告的研究:

首先是定性研究,雷馥榕选取新氧医美视频广告为研究样本,并运用了“视觉修辞理论”及相关传播学理论,对广告中的文字修辞和图像修辞作出了分析;郑慧研究了视频整形广告中语言模态、视觉模态、声音模态的特点,从多模态批评话语的角度挖掘了整形广告语篇中符号资源与话语权的关系;赵菡和周丽从广告的话语权力的角度,对三家整形医院官网作出了词频分析。其次是理论研究,郭悦结合了“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了美容整形广告发展的实践效果,以及研究了消费者尤其是女性受众在心理和行动上的影响。再是策略研究,齐一璇以“更美”微信平台的公众号为研究个体,从受众、媒介、内容等层面分析了“更美”微信公众号广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将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向部分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具体工具为网络问卷平台“问卷网”,预期发放问卷目标数量为200份;问卷回收后,使用数据分析工具SPSSAU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将以文字加图表的方式展示,与此同时,将用以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医美广告影响大学生容貌焦虑的动因加以分析阐释。最后再联系实际,对相关现象及人群给出针对性建议。

5. 参考文献

[1]唐丽燕. 大众媒介与女性身体意象[d].上海交通大学,2010.

[2]尉玮,王建平,梁媛,刘丹阳.瘦身广告对身体意象失调女性注意偏向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04):457-460 456.

[3]雷馥榕. 社交媒体平台上医美广告视觉修辞及效果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