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新机制,明确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将加速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推进能源体系的革命性变革,促进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而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变。全球低碳转型的紧迫形势,将重塑世界范围内经济、贸易、技术的竞争格局。中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顺应世界低碳转型的潮流,又是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制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减缓碳排放的多赢战略。
同时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以石油、煤、天然气为主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CO2,是地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因素。在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时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即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的水平低40%-45%。这是中国首次提出的气候变化减缓目标,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2011年中国又进一步将2010-2015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17%作为约束性目标之一纳人#8220;十二五规划纲要#8221;进一步强化了碳强度约束的重要性。作为 CO2 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我国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为此,研究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就显得格外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co2排放量。江苏省又是能源利用大省,本文旨在对碳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出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率,为实现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 45% 的整体目标制定出相对有效的能源结构布局。
本文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关于江苏省碳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刘竹通过计算脱钩指数,对陕西等5省份 1995~2008 年经济增长与 co2 排放关系进行了脱钩分析;
庄贵阳使用 tapio 脱钩指标分析了 20 个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不同时期的脱钩特征;
li 应用 shephard 的输出距离函数,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分解出影响碳排放的 7 个因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基于对本文研究内容和工作量的考虑,初步拟定研究计划如下:
1. 1月~2月,研读相关参考资料,较好掌握论文研究背景和内容,具体拟定论文行文方案;
2. 3月~4月中旬,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并根据具体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 王田、李俊峰:《巴黎协定》后的全球低碳#8220;马拉松#8221;进程;
2. 刘洪久、胡彦蓉、robert rieg、马卫民:基于lmdi模型的co2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一江苏省为例;
3. 黄芳、江可申、卢愿清、吴优:中国碳强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