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互联网普及率以及手机网民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网民选择在网上表达意见,网络舆情表达随之呈现出移动性、及时性、便捷性、复杂性等特点。当前网络舆情发展语法迅速,且突发事件发生频繁,对于网络事件的舆情传播研究愈发关键,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帝吧和饭圈联合出征事件,不仅是发生在今年的事件,并且引发了许多普通人的关注,帝吧和饭圈多年前的对立关系到现在合作关系的转变,显示了此次事件的特殊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介绍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总结网络舆情的特点。
其次,梳理帝吧与发圈联合出征事件的脉络。
然后,运用传播学的视角、相关知识来分析事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涌现出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引导机制、舆情传播、研究技术、治理策略等方面。关于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方面的研究:兰月新、曾润喜(13)指出“在潜伏期, 舆情预警的任务主要是预测将要来到的舆情高潮时间和高潮值、制定响应预警级别和对策;在扩散期,需要对网络谣言等负面信息进行监测和预警;在消退期,需要建立衍生舆情风险评估模型及时监测舆情进展,即衍生舆情预警。”
周琦萍、杨芳(19)“通过对舆情扩散系数以及遗忘率的分析, 实现了以无监督预警时间为目标的优化策略。优化结果显示:预设的扩散系数并非越小越好, 在无监督预警时间达到最大时, 存在一个最优的扩散系数。” 指出“最优扩散系数可以随着舆情传播环境的变化实现动态的自适应调整, 始终保持无监督预警效用的最大化。”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义二、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一)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2.国内文献综述3.评述(二)基础理论1.2.3.三、案例研究
四、结论或对策建议
5. 参考文献
[1] 兰月新,曾润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预警阶段研究[j].情报杂志.2013(05).
[2] 周琦萍,杨芳.基于sis模型的网络舆情无监督预警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9(08).
[3] 谈国新,方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