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电子发票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是指经营活动中开具或收取的数据电文形式的收付款凭证,是全新的无纸化发票形式。与传统发票相比,电子发票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因此在我国企业中得到迅速的推广与应用。但集中批量、跨地域开具及可复印等特点使其真实性和唯一性存疑,面临新的舞弊风险,出现新的内控问题,可能损害企业财务安全,需要对电子发票舞弊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运用舞弊三角理论从源头探寻电子发票的内控风险,并结合内部控制五要素构建电子发票舞弊的内部控制体系,在理论方面具有拓展延伸的作用,在实践方面对企业进行电子发票舞弊风险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通过对x企业的电子发票舞弊内部控制进行案例分析,从舞弊三角理论出发,结合内部控制五要素,针对性地构建能够有效遏制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电子发票应用就已经起步。在对电子发票的界定上,jaburek walter j(1995)提出早期的欧洲国家认为,只要发票的开具、发送、储存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电子化的,那么这个发票就可以定义为电子发票;penttinen e等(2009)认为电子发票是买卖双方的电子凭证和税务机关的征税凭证;而欧盟倾向于认为电子发票是一种广义交易的电子形式凭证。在电子发票舞弊的防范上,yeoul hwangbo(2004)提出建立全球电子税务发票系统(geti)来从根源解决电子发票舞弊问题,angelica cuylen, lubov kosch等(2016)提出采用成熟度模型来设计企业电子发票内控体系,通过不断优化体系完善企业电子发票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我国电子发票的应用,尹思然(2013)认为从整体来看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电子发票和纸质发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应,但与电子发票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容易导致部分企业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去寻求短期利益,损害了其他相关者利益和企业的长期利益。对于这种情况,李平(2016)认为我国电子发票应充分借鉴海外电子发票发展的相关标准,制定出统一的电子发票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规。为了防止电子发票舞弊,部分学者探索以政府主导的方式来进行电子发票舞弊控制,凌晨(2010)认为,税务机关可以依托现代网络技术,面向社会提供开放式、数据化的电子发票管理平台,涂纯(2014)建议税务机关可通过电子发票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和查询纳税人的真实经营信息,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假发票和发票信息失真等问题;另一部分学者采取内部控制思想同电子发票舞弊防范相结合的思路,高红海(2014)认为将接收电子发票纳入报销流程,一方面积极跟税局平台进行接口对接,另一方面结合有关部门要求和实际需要,对公司内部系统及流程进行完善是实施电子发票舞弊内部控制的关键。
我国对于电子发票舞弊的研究已经重视起来,既吸收了国外经验,又植根于我国国情,并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而非仅仅是基于审计的角度,将电子发票舞弊防范与国家经济新常态联系起来。但从我国现有电子发票舞弊内部控制研究来看,学者们对舞弊三角理论与电子发票内部控制两者联系的研究较为单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以舞弊三角理论和内部控制五要素为理论基础,并以X企业为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构建电子发票舞弊内部控制体系。
5. 参考文献
[1]江灵曼.电子发票大数据稽查的应用[j].全国流通经济,2021(08):174-176.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21.08.054.
[2]王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电子发票的内部控制研究[j].纳税,2021,15(08):155-156.
[3]杨映辉.简析电子发票在受票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纳税,2019,13(31):254 25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