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其公司治理状况将决定其运作效率,影响其质量,影响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效率,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率。
科学的公司治理,可以促进公司规范运作,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提高公司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公司绩效的提高,进而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提高投资者信心,有助予维系企业资金来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运用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股权分置阶段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机理,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对策。本文借鉴吸取股权分置阶段公司治理失败的教训,充分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提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治理应适应新的股权结构,以自主治理为基本原则,优化公司结构、完善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环境为具体对策,在公司内部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确保公司的独立性。
二、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量的研究分析都一致肯定了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推动作用,认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超额收益为正,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提高企业绩效。但是在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水平上的研究略显不足,尚没有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水平的实证证据。从理论上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将导致原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从利益对立转为利益趋同,大股东关心、支持上市公司、谋求长期发展,可以和公众股股东一样通过股价上涨获得更多合法的股权收益。如果本文的研究能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利益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上市公司质量大大提高,具体表现在公司治理指数明显提升,那么不仅为股权分置改革的正面效应提供实证证据,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研究采用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
理论探讨方面,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可能发生的变化做逻辑上的推理分析。实证研究方面主要从第一,股权分置改革的股东利益关系效应研究。第二,股权分置改革的经营者股权激励效应研究。第三,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定性分析方面,对于股权分置时期的公司治理机制、股权分置的弊端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等方面的研究属于定性分析;对于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上市公司绩效变化、股权激励的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属于定量分析。
5. 参考文献
[1]孙辉.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治理探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8-30
[2]淳伟德,叶勇,陈璇.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9(04)
[3]汪昌云,孙艳梅,郑志刚,罗凯.金融研究,20109(1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