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单一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已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并不能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的充分透明以及公允性,因而研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自愿性信息披露,使信息使用者接触到更多关于公司经营状况与市场前景的信息,为其提供更多的信息内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程度越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状况了解的就越透明,增加了投资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自愿性信息披露增加了的中小股东的信息量,降低了大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侵犯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可能以及利用信息垄断侵犯债权人合法权益,因此弱化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改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此外,公司通过自愿性披露,可以利用良好的信息和财务经营状况引导投资者进行开学决策。最后,由自愿性信息披露所带来的资本市场信息量的增加会使得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内的不同上市公司状况有更为充分的了解,使得资本流向更为优质的上市公司,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一样本,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的披露现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关性,进而引发的对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一些建议。文章首先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内容,特征以及动机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做出分析;其次通过样本信息,确立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分析样本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推测出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案。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1.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国外学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是改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的有效途径;对上市公司的股票的流动性和资本成本产生显著影响;能提高该死的声誉和形象,增加公司的价值;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降低公司的诉讼成本;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大多数从公司规模,行业特征,经营业绩,公司负债比例等角度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学者近几年对信息披露开始研究,基本上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否有效进行考察。比如:乔旭东将100多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报告作为样本,研究证明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倾向与披露公司的信息。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相比较国外的研究,国内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章是全文的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这这一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文件综述的回顾部分,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这一问题的衡量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回顾。第三章主要阐述相关理论,对自愿性的概念进行梳理。第四章主要从上市公司自愿性水平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第五章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第六章对实证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预计写作计划与时间安排:
2022.12.1--2022.1.15收集资料,设计开题报告
2022.1.16--2022.3.31完成论文初稿的写作
5. 参考文献
[1]李慧云,吕文超.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极其监管研究[j].统计研究,2012(4):86-91
[2]耿闪清,方丽娟,苏焕喜.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构建分析[j].财会研究,2011(7):50-53
[3]杨蕊,任宏伟,董新瑞.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11(4):181-18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