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兜底式增持是自2015开始运作于a股市场的一种员工持股方式,公司通过发布“兜底增持”公告,鼓励员工持股,并予以亏损弥补、收益自得的承诺。在兜底增持方式实践之初,确实起到了引入资金、稳定市价的作用。但随着锁定期的结束,对员工损失进行弥补的企业却是寥寥无几,进而引发人们对兜底增持行为风险的关注。
兜底式增持发展至今已有近5年时间。在这期间,深交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等向公司员工发出增持倡议书的信息披露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将作为倡议人对员工的承诺纳入承诺事项管理并披露承诺履行进展,规范了市场行为。同时,员工对相关增持概念的掌握更加熟稔,对其中的风险认知也日益清晰。
如今,兜底式增持以新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保本+保底收益。骅威文化于2017年发布兜底增持公告,承诺兜底同时保底10%收益;信邦制药、首航节能、茂业商业、跨境通、贵州百灵等多家企业也于2018年发布兜底增持公告,承诺保底收益。双承诺的增持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但在此之前,国内外文献研究多集中于单纯保本的兜底增持行为的风险研究,对保本与保底收益并行的情形少有涉及。因此,本文将选择典型案例,从风险视角下对其双承诺的兜底式增持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探究该行为下存在的风险类型。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从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现有文献,对兜底式增持现有存在风险进行总结。
其次,以具体公司增持行为为例,结合同行业数据、股价变化及财务报表,对企业实施增持行为后的公司行为变化和行为效果进行分析。
接着,以企业变化数据为基础,从审计视角和公司管理层视角分别探究双承诺兜底式增持下存在的潜在风险。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frank mullins等(2019)对关于广泛基础的员工持股在企业绩效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分析,认为xx对劳动力的影响并不直接,有效性受到各种微观和宏观因素的制约。
ting ren等(2019)对员工所有制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实施员工持股的公司在中国的表现要优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并且随着政策变化,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只是在细微差别之处有所不同。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5. 参考文献
[1]mullins f, weltmann d, kruse d, blasi j. broad-based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what makes it effective i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hum resour manage. 2019;58:567–570.
[2]ren t, xiao y, yang h, liu s. employee ownership heterogene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 hum resour manage. 2019;58:621–639.
[3]nicolas aubert, alexander kern, xavier hollandts.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elsevier, 201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