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开放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06 08:52: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明显加快。2014年4月10日,证监会批复了沪港通机制试点,最大的创新点是“一市两制”的融合模式。利用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希望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建立起资本市场开放与股价价格稳定性之间的因果关系。

股价崩盘给我国金融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开展对股价崩盘风险问题的研究对降低我国资本市场金融风险,促进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首先,介绍沪港通制度的含义,以及国内外对于沪港通制度对资本市场开放和股市的影响,接着,分析沪市股价在沪港通制度实施之前与之后的差别,进而分析其成因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与启示。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沪港通制度实施后给沪市股票带来了哪些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国内学者郭阳生(2018)基于现代资本市场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沪港通对标的证券股价崩盘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控制组公司,沪港通开通以后,处理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沪港通制度主要是通过改善上市公司信息环境、提高股票流动性水平等路径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该结论不仅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形成机理的分析范式,而且为股票市场开放对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微观证据。

国内学者华鸣(2018)基于发达市场的外国投资者改善新兴市场公司信息环境,降低市场投机的视角,利用“沪港通”的政策冲击,考察了外国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确实有效降低了标的股票的股价崩盘风险,对“沪港通”前没有外国投资者交易或者“沪港通”后外国投资者交易活跃的股票,“沪港通”改善公司信息环境、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更加显著;在公司盈余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外国投资者更能发挥其改善公司信息环境的作用,股价崩盘风险有更显著的下降;外国投资者主要是通过信息交易机制,而不是通过监督机制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因此,推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资本配置效率,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bailey w指出许多国家的公司都指定了限制本地人持有的股票,以及外国人持有的相同的非限制性股票。随着对国际证券投资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外国所有权限制通常会导致非限制性股票相对于其他相同的限制性股票的高额溢价。价格溢价对外国投资组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额外成本。本文利用11个具有外资所有权限制的国家的数据,运用金融文献中的各种概念,探讨了限制性和非限制性股票的相对定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提交开题报告截止日期:11月25日

2.提交论文初稿截止日期:2月24日

3.提交中期检查截止日期:3月9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华鸣,孙谦.外国投资者降低了新兴市场股价崩盘风险吗——来自“沪港通”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18(01):57-67.

[2]郭阳生,沈烈,汪平平.沪港通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0(06):30-44.

[3]陈运森,黄健峤.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j].金融研究,2019(08):151-17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