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世纪以来的今天,社会迅速发展。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密不可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企业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商业机遇。企业积极寻求扩张,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商业版图,而传统财务模式由于人工成本、会计核算不一致、不同子公司之间的管理等等问题造成了集团内部会计信息混乱的现象,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看出,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渐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而现代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以及财务风险,并且能够给企业管理方面提供财务数据支持,提高企业管理和决策效率。可以说,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大型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需环节。
在20 世纪 80 年代,首次出现财务共享的概念,之后国外企业就开始大量的应用财务共享这一管理模式。在我国,中兴通讯在2005年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实施财务共享的企业,随后国内众多企业,如华为集团等大型跨国企业也开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但相比国外,我国大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的较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发展较为落后,对于财务共享管理的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实际运用层面不一定能够使财务共享中心发挥出其真正的效果。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公司案例,全面分析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背景与意义,总结引进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后,能够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有利影响,以及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仍存在的弊端,提出解决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其他的公司提供借鉴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首先,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相关概念引入,介绍两者在现阶段所起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主要通过对具体企业的财务共享管理案例的研究,对企业的相关管理和资产等相关指标进行研究;最后,分析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成果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其效果进行评价,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rober gunn等人(1993)首次提出共享服务相关概念,共享服务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和组织模式,企业通过集中共享不同部门的各类资源和信息,从而达成更有效率和质量的管理目标。barbara e.quinn(2000)在书中指出,共享服务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差异很大,共享服务不应只作为一种财务手段,我们应将其视为一种商业行为模式存在。bergeron(2003)财务共享服务有明确的管理结构,它可以为所有业务单元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标准化服务,强化了集团层面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了整个集团的企业价值。anonymous(2008)指出,财务共享能够密切监控客户状态、提高流程效率、在需要时提供支持和培训,降低了运营错误的可能性。此外,财务共享改进了核心财务流程,这些流程远远超出了对账的范围。meifang liu(2017)指出,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将集团内的共同功能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规范化和效率,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提交开题报告截至日期:11月25日;
提交论文初稿截止日期:2月24日;
提交中期检查截止日期:3月9日;
5. 参考文献
[1] gunn r.w., carberry d. p., frigo r., behrens s. share services: major companies are reengineeringtheir accounting functions [j]. management accounting, 1993, pp.223-231.
[2] quinn b., cooker. ,kris a. shared services: mining for corporate gold [m]. financial times, prenticehall, 2000, pp.109-124.
[3] bryanbergeron. essentials of shared services [m]. john wileyamp;sons inc. 200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