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主权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6 08:53: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题目: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的中国会计准则发展方向

过去,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同,因此各国制定的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相应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的紧密,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大,不仅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同时也为会计准则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也正因为如此,各界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可比性要求不断提升,各国的会计准则逐渐趋同一致。所以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新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企业财务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推动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迁,以期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概念的提出为不少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的中国会计准则发展方向

趋同的含义,改组后的iasc正式提出了“趋同”(convergence)的概念。趋同意指趋近同一,也就是一体化,即在世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就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都趋向于相同,会计准则趋向于一体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周华(2019)2001年证券监管机构关于“会计国际化”的倡议对于会计法规的制定具有很强的误导性,所幸会计准则制定者秉持会计协调理念,并未受到过大冲击,反而放缓了会计准则出台的进度。这一时期出台的一系列会计核算办法,是符合业界真实需要的会计法规立法形式。但受欧盟市场经济地位谈判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者最终于2006年推出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性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金融工具、套期会计等会计规则被植入我国会计法规。

叶康涛 臧文佼 (2018)采纳IFRS既有直接后果,又有间接后果,直接后果即采用IFRS会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信息质量特征产生影响;间接后果则是IFRS通过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而影响分析师行为、资本市场发展、委托代理成本以及公司内部经营决策效率等。本文提出了两个推论:一是制度差异调节论;二是小国受益论。本文认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一国资本市场和发达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的差异,这影响了会计信息需求特征;另一方面取决于一国的投资者产权保护体系和准则执行力度,这影响了会计信息供给特征。同时,小国更可能从IFRS采纳或趋同中获益

莫一帆张力派(201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四个阶段,从会计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其演变发展动因及目前存在的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时间安排:

1、2022年11月:完成选题工作2、2022年11月29日前: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完成开题工作3、2022年3月13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表 4、2022年4月30日前:提交定稿 5、2022年5月22日前:完成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周华.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持续趋同评析[j]. 财会月刊,2019,(22):61-68

[2]周华.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国际趋同[j]. 财会月刊,2019,(21):39-46.

[3]田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双向研究[j].纳税,2019,13(17):13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