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尽管社会排斥现象受到社会心理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通过设计各种实验对其可能带来的不适应性症状做了大量研究,但具体延伸到组织管理领域,有关职场排斥与工作场所结果变量的实证研究却凤毛麟角。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组织公民行为受到较多关注,而负面的行为结果却一再被忽视。然而,职场排斥作为一种消极人际互动,无疑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并且社会排斥领域研究已证实排斥会导致攻击行为,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员工感知到的职场排斥极有可能激发其从事反生产行为。本研究基于中国组织情境,开创性的将二者的研究领域结合起来探讨职场排斥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不仅能够拓展职场排斥领域的实证研究,也响应了以往学者对从组织情境层面挖掘反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呼吁。
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摘要:
引言
1 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1.1 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职场排斥的国内外现状的研究:
首先,职场排斥威胁员工自尊需求。排斥某种程度上意味着#8220;不受欢迎#8221;,这种自我感知无疑会对员工自尊构成直接伤害( k. d. williams, 2001 ) ;其次,职场排斥威胁员工归属需求。williams et al. 研究发现,即使是非常细微的排斥形式,如被排斥在某电脑虚拟投掷球游戏之外,也能削弱人的归属感并降低个体对组织的认同 (hogg and abrams, 1988 ) ;再次,职场排斥威胁员工控制需求。被排斥的员工无法获取有效信息,也很难得到他人的信息反馈,这些无疑会削弱其对工作的控制感( k. d. williams, 1997; zadro et al., 2004 ) ;最后,职场排斥威胁员工有意义的存在需求。sommer et al. 认为遭受排斥从某种意义上象征着#8220;社会死亡#8221;(baumeister et al., 2001) ,它让员工提前看到当自己不复存在时生活的模样。这些关于死亡的线索直接威胁着人对有意义存在的感知 ( pyszczynski et al., 2004 ) 。
反生产工作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反生产行为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视角:第一、认知视角: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认知失调是个体越轨行为产生的根本动因 ( elangovan a r, 1998 ) 。第二、情绪视角:spector et al. ( 2002 ) 提出压力-情绪模型,用于解释由工作场所压力激发情绪反应,从而导致反生产行为的产生路径。第三、自我控制视角:marcus et al. ( 2004 ) 根据 gottfredson 犯罪普适性理论提出自我控制理论,认为自我控制是反生产行为最有效的预测因子。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探讨职场排斥是否对员工反生产行为有正向影响。即员工感受到的职场排斥是否会引发其从事反生产行为;
2 探讨职场排斥是否对员工状态自控有负向影响。即员工对职场排斥的感知是否会削弱其状态自我控制水平;
3 探讨状态自控是否对员工反生产行为有负向影响;
5. 参考文献
[1] ferris d.l,brown d.l berry j.w,amp;lian h.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workplace ostracism scal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8,93(6):1348-1366.[2]thau s , mitchell m.s.self-regulationimpairment? tests of competing explanations of the supervisor abuse and employee deviance relationship through perception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0,95(6):1009-1031.
[3] ferris d.l,brown d.l,lian h .,amp; keeping l.m .when does self-esteem relate to deviant behavior ? the role of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j].journal of applie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