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中国制造业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提升创新效率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本选题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进行国际比较,深入分析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现状、问题和原因,为中国制造业提升创新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创新效率作为衡量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现状: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中国制造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创新效率水平,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2.开展国际比较研究:选取若干主要发达国家作为参照对象,比较分析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在创新效率方面的差距和原因,总结发达国家在提升创新效率方面的经验教训。
3.识别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中国制造业和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等指标。
数据来源主要为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数据库、oecd数据库等。
2.dea模型构建与效率测算:采用dea模型对中国制造业和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置于全球背景下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现状和问题。
2.研究方法的创新:将dea-malmquist指数法引入到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动态评价中,更加准确地刻画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演进趋势。
3.研究内容的创新:不仅关注宏观层面的效率测算和比较,还深入到微观企业层面,探究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深层次原因。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斌,范从来.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03):110-120.
[2] 彭代彦,刘厚俊,王静.中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机理[j].经济地理,2021,41(10):104-112.
[3] 孙伟增,彭星.中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评价——基于meta-dea方法的测度[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22):102-11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