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由库蚊传播,能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猪是该病毒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贮存宿主与增殖宿主,jev可导致怀孕母猪高热、流产、死胎以及木乃伊胎,公猪出现睾丸炎,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jev于1870年在日本首先发现,并于1935年从患有乙型脑炎死亡病人、死马的脑组织和蚊虫中分离到该病毒,首次确定了乙型脑炎的病原[2]。20世纪40年代经血清学鉴定和病毒分离证实乙脑在中国流行,并从北京市乙脑病例中分离到jev,随后陆续从我国其他地区分离到数百株jev。近年来乙脑流行区覆盖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24个国家,约占世界60% 的人口。[3]我国为乙脑流行的高发地区,近年来虽然对儿童实施计划免疫接种,使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平均发病人数仍约占全世界乙脑发病数的80%以上[4]。因此,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防制对养猪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均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je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成员。je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11kb,除5'端95个核苷酸和3'端385个核苷酸为非编码区以外,其余10296个核苷酸只含一个开放阅读框(orf),依次编码以下蛋白:三种结构蛋白c-prm-e,五种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5]。其中m蛋白参与病毒囊膜的构成,对维持e蛋白的结构是十分必要的,prm和e蛋白在保护性免疫及防止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能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抗体和t记忆细胞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6]。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对在上海市猪场采集的蚊虫进行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分离和鉴定,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为有效防控该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传播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1) 采集和处理蚊虫标本
夜间用诱蚊灯采集畜圈和人房周围的蚊虫。捕获的蚊虫低温冻死,经分类鉴定和统计,分别置于细胞冻存管内。登记标号并带回实验室放人液氮中保存备用。
4. 研究创新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重要的蚊媒病毒病,主要由库蚊传播。由于蚊虫的活动范围广,栖息环境复杂,因此了解病毒在蚊子中的感染情况,有利于阐明蚊虫与疾病的关系,掌握蚊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 2015年9月 查阅文献,熟悉病毒的常规分离方法和鉴定技术,提交开题报告
(2) 2015年10月 常规分离和鉴定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3) 2015年11月 对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分析其基因序列,并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