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内陆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蓝藻水华日益普遍,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s)是蓝藻水华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藻毒素,常在高温季节发生在淡水湖泊及养殖池塘中,持续时间长,对生活于水体中的水生生物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威胁人类健康。故而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逐渐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和重视。[1-2]
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作为最重要的淡水滤食性鱼之一,不仅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构部分[3-4],而且是太湖的优势鱼种之一。据统计,2004~2008年期间太湖具有明确时间、地点的蓝藻水华发生次数高达414次,蓝藻水华总面积为72890km2[5]目前运用非经典生物操纵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及伴随的蓝藻水华的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即利用滤食性鱼类(鲢、鳙)高效滤除蓝藻,通过下行效应控制水华蓝藻的密度,并通过渔获物将水体的n、p去除[6]。然而通过慢性的毒性试验发现,微囊藻毒素也能在滤食性鱼肌肉、肝、肠和血中积累,并产生生理上的适应使之能与毒藻共存[7]。
国外研究表明鱼类、虾、蟹体内也出现了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富积[8-10]。且近年来已有学者对凡纳滨对虾[11]、罗非鱼[12-13]、鲋鱼[14]、银鲫[15]、大型溞[16]、罗氏沼虾体[16]、白鲢[17]等体内微囊藻毒素的累积及影响作出研究,涉及水域有东湖[18]、滇池[19]、鄱阳湖[20]等,而目前为止关于太湖中鱼类的微囊藻具体研究仅限罗非鱼[12-13]、白鲢[17],其中杨坚波等[21]在2001年为了解无锡太湖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情况,抽取7、11月太湖水及其中主要鱼种体内微囊藻毒素的含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其中涉及鳙鱼但实验样本数仅为8尾,且实验目的主要为太湖水质,故尚无鳙鱼的系统性研究,且对微囊藻毒素是否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到人类健康尚无直接证据[9,10,22]本研究试图从生物和水质角度出发,探讨太湖不同湖区微囊藻毒素在鳙体内不同器官的累积,以期为微囊藻毒素的生物累积和水产品及其健康风险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太湖采样点水体的理化性质
2、 鳙鱼不同组织、器官微囊藻毒素(mcs)的累积规律
3、 空间差异对微囊藻毒素(mcs)在鳙体内的累积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水体样品采集
在同一控藻区内均匀选取三处采样点,用5 l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水面30 cm以下水体样品各2.5 l,低温保存,带回实验室后准确量取200 ml水样,用真空泵经0.5 μg孔径玻璃纤维滤纸膜过滤,得滤液和滤膜两部分,滤膜部分藻细胞用于测定胞内毒素。
2 鳙血液及肝脏、肌肉样品采集
4. 研究创新点
微囊藻毒素(MCs)结构复杂,性质特殊,既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又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受这些性质影响的生物积累和生物富积作用与环境生态毒理风险评价密切相关,而目前对其在水生食物链的转移、生物积累及生物富积作用的研究相对缺乏。由于鱼类对通过肠道进入的毒物的敏感性比起哺乳动物来要弱得多,而鳙鱼作为滤食性鱼类对微囊藻毒素较其他水生动物有更高的耐受性,可以通过研究微囊藻体内的累积规律,进而拓展出耐受性最高的器官中是否具有相关因素来抵挡毒素危害鱼体自然生长,从而为人类免受微囊藻毒素威胁提供可能。另一方面,迄今人类是否可能因食用那些含有藻毒素的鱼类而受到更大的毒害尚无直接的证据证实,这也是目前研究微囊藻毒素在生物体内积累的重点。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确定食用鱼肉的安全阈值对于日常消费鱼类的安全性评估及制订相应的风险管理决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年7月2015年12月
采集水样和鳙鱼样本,对鳙鱼样本进行生物学数据测量及各组织、器官的取样,并分批次利用固相萃取法萃取,得到待测液。水样中mcs的检测选用lc-ms法,鳙体内mcs的检测选用elisa法。
2016年1月~5月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