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大数据杀熟是互联网时代下价格歧视的新的表现形式,对企业而言是差异化营销,企业可以通过收集用户信息实现差异化定价,从而增加利润,但对用户而言就是价格歧视,这种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人们在日常交易中深受大数据杀熟的危害,但却无法有效维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大数据杀熟的动机、影响和规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有效规制大数据杀熟 写作提纲:大数据杀熟概念、常见现象等 一、大数据杀熟的动机 1.1.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2.2.经营者非法追求利润最大化 3.3.消费者维权困难 4.4.监督力度缺失 二、大数据杀熟的影响 1.侵犯消费者权益 2.扰乱市场秩序 3.引发社会信任危机 三、大数据杀熟的规制 1.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2.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3. 构建完备的监管网络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大数据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大数据杀熟的不同方向被研究。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们近几年广泛研究大数据杀熟的动机、影响、规制等问题。 国内研究现状: 大数据杀熟尚处于一个较新的领域,国内对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还较少。我国目前对于大数据杀熟的研究大部分属于探索性研究。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略显落后,步伐显然落后于实际发展的需要,不能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互联网起步较早,发展也比我国较为成熟,因此国外对于大数据杀熟的研究也远领先于国内的研究。国内研究目前大部分集中于大数据动机和影响部分。而国外的研究更多偏向于大数据杀熟的规制,更具有实践意义。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12.30-2022.1.7: 阅读课题相关资料文献,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和发展现状,并且拟定论文提纲。
(2) 2022.02.01-2009.04.30: 梳理论文撰写思路,参考其它研究文献,细化研究内容,完成初稿和国外文献翻译,并准备中期检查。
(3) 2022.04.30-2022.05.30: 与论文指导老师沟通,根据指导师提出的意见反复琢磨修改论文,逐步步完善论文,并且完成定稿。
5. 参考文献
[1]鲁智高.“大数据杀熟”该如何破解?[J].宁波经济(财经点),2021(12):39-40. [2]史可鑫.互联网“大数据杀熟”法律规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 [3]许明月,陈小维.“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视角[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6):72-80. [4]李舒婷,邓正泉.“大数据杀熟”网络监测实例分析与思考[J].中国标准化,2021(21):62-65. [5]周尤. 向“大数据杀熟、人脸识别滥用”说不[N]. 重庆日报,2021. [6]谌远知.跨境电子商务中知识产权保护困境与保护理念[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8(03):53-57. [7]许明月,陈小维.“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视角[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6):72-80. [8]雷丽彩,高尚,陈瑞祥.大数据“杀熟”如何破?基于政府-消费者协同监管的演化博弈[J].系统管理学报,2021,30(04):664-675. [9]燕道成,刘嘉琳.大数据“杀熟”带来的道德问题与价值风险及其规制探析[J].云梦学刊.2021. [10]郑佳和.论大数据“杀熟”的政府监管及其改进[J].法制与会.2020.03.175. [11]李冰. “差异化销售”与“大数据杀熟”边界在于“是否同意”[N]. 证券日报.2021. [12]谢晨阳.从“大数据杀熟”谈消费者权益保护[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5):28-30. [13]崔瑞敏.大数据杀熟性质分析与规制建议[J].法制博览,2021(25):147-148. [14]尚玉萌. 算法工具下“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路径研究[D].长安大学,2021. [15]张云云.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J].智库时代,2018(49):106-109. [16]MuhammadImran Tariq,Valentina Emilia Balas,Shahzadi Tayyaba. Security and PrivacyTrends in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M].CRC Press:2021.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