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路径探讨——基于公共政策视角开题报告

 2023-01-19 22:55: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电子商务随之产生并迅速发展,遍布各行各业,农村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但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出滞后现象,影响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通过各种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电子商务配套产业环境良好的省市,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对滞后,意味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国家必然会提出各种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未来将会实现规模化的普及应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普及电子商务,对发展农村中小型乡镇企业,缓解农村人口就业状况,合理利用耕地,积极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副产品的经济效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信息经济时代,掌握信息的速度决定你是否能处于竞争的有利位置,是否会被市场认可,在信息服务业相对落后的农村地方发展电子商务,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对我国农业电子商务进行研究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2、国家出台的关于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各项政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农业电子商务的研究:

世界上对电子商务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大规模的网络贸易始于90 年代初期。国外对电子商务及农村电子商务研究较为成熟,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poole(2001年)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农业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方式,有利于买卖双方信息沟通,价格商议以及市场的公开与透明。R ivanic(2001年)指出,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展开,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产品的销售方式。wen基于知识管理的角度,构建了农产品交易智能电子系统,创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wen(2007年)基于知识管理的角度,构建了农产品交易智能电子系统,创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rajiv(2007年)等以印度咖啡在线拍卖为案例研究,提出了农业供应链采购模型。norbert(2008年)等研究了农产品电子化供应链上的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咖啡信息系统在咖啡生产与销售管理中的应用,并认为这将是获得差异性增值的关键因素。wooseung jang(2009年)从供应链的角度对农业中小企业建立物流模型框架,运用数据建模的方法,得出了中小企业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结论。Ruiz garcia(2010年)等依据对农产品供应链的数据查询与追踪研究,认为基于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更有利于农产品物流情况的査询和跟踪。另外,还有很多国外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农业电子商务展开研究,促进了国外农村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3日,确定选题。

2022年11月24日--2022年12月31日,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完成开题报告,提交指导教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锋,杨锐.浅析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j].科技视界,2012,(5):7-8.

[2]金英泽.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3):24-25.

[3]杜文宏,刘茜.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4):78-8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