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维持着高速发展的状态,而我国的国民也在此期间同时受益,经济实力不断飞升,根据美林公布的2011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拥有100万美元净资产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53.5万,据估计,到2015年,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到200万,由此可见,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占中国人群数量的比重在不断地攀升中,这为我国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全球的金融行业都遭受到了重创,许多金融机构都受到波及倒闭。虽然私人银行业也难以幸免,管理的资产规模缩水,收入大幅减少,但在如此恶劣的金融大环境中,全世界的90%以上的私人银行仍创造了正的净利润值,表现出了在应对危机时收益稳定的特征,由此可见,具有高利润率和较强的抵抗系统性风险能力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的应对金融风险的手段。
我国现大力支持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并逐步放开了银行业涉足其他行业的限制,这也为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国真正开始私人银行业务是从2007年开始的,相比国外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已有200多年的时间了,虽然国内外各方面政策、环境、客户人群都存在着差异,但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共性,寻找我国私人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设性意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以我国银行如何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为研究基础,通过对中外目前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中外私人银行发展的所在环境,以及趋势,初步了解私人银行业务;将中外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环境、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以及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国外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经验,对比我国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银行如何发展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提出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私人银行业务是金融机构针对高净值客户进行的一种财富管理活动。与我们平时所接触的理财业务不同,私人银行在产品设计、营销方式、服务理念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西方发展私人银行较早,lyn bicker(1996)将私人银行定义为较为高净值资产客户提供财富增值、保值服务和金融产品,用以满足其需求的金融业务,同时以欧洲私人银行业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私人银行业间的竞争关键点和富裕阶层的消费行为对私人银行业的影响。
私人银行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日内瓦,瑞士的私人银行家为欧洲贵族们提供#8220;一对一#8221;的私密服务,谢国梁(2004)通过研究瑞士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认为其成功的关键是银行法规定的保密制度的完善、金融环境的稳定发展、较低的税率、银行组织结构的合理以及许多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等因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对私人银行业务进行宏观的介绍,了解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对整体环境及趋势有所了解;2.从不同方面,如文化、政策、服务内容等发面,对中外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不同进行研究比较,以期对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起到借鉴作用;3.在利用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经验总结法和定性分析法对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所遇到的问题与成因进行总结,明确我国应如何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并提出建议。
5. 参考文献
[1]严崎.私人银行业务的中外比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2]安贺新,是凯.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凯捷顾问公司,美林全球财富管理.2011年全球财富报告,201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