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理论的P2P网贷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3 11:00: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全面到来,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及运作模式大量涌现。

其中,p2p网络贷款平台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了传统正规金融机构所不能解决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有关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和影响,学术界和实业界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是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中p2p网贷与银行的关系做定量分析。

关键词为p2p网贷、银行业、灰色理论。

首先介绍灰色系统理论: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提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学术界逐渐开始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深入的研究。

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献,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模式、安全、风控、性质以及对金融行业的影响等方面。

大部分研究内容属于定性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月10月 开始收集有关P2P网贷与银行业之间的资料、熟悉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过程2022年11月 定题:基于灰色理论的P2P网贷与银行业的关系2022年11月-2022年2月 继续收集整理完善资料,题目定为:基于灰色理论的P2P网贷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2022年2月-3月初 初稿完成2022年3月-4月 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论文2022年4月初 论文定稿

5. 参考文献

[1]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第6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杨先旭.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J].现代经济信息,2014(8):307 313.[3]邓青.P2P网贷模式与风险监管探讨[J].财会通讯,2014(14):23-24.[4]叶湘榕.P2P借贷的模式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3):71-82.[5]马宝林.基于灰色关联的中国P2P网贷对银行业影响的定量研究[J].华北金融,2016(9):48-58.[6]刘颖.P2P网络贷款平台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研究——通辽个案[J].北方金融,2015(9):42-45.[7]李媛.国内P2P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监管政策构想[J].时代金融,2014(9):26-27.[8]贾宏宇.P2P网贷与传统银行的竞争——合作与监管[J].清华金融评论,2014(11):93-94.[9]苏海涛.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4(23):197-198.[10]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冲击银行业,P2P是大功臣[EB/O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03-15].http://b2b.toocle.com/detail-6310316.html.[11]廖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地域歧视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5):54-70.[12]李绍昆.中国P2P不同模式的风险及监管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28):103-107 1.[13]回振彪,于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P2P信贷为例[J].商情,2013(32):15.[14]郑志来.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5(7):53-56.[15]张欣.我国P2P小额信贷中介服务行业法律监管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6):49-5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