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自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越加频繁,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更加的紧密。
中国开始一步步实行金融业开放的全面深化,以促进与国际接轨。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再加之中国于世界范围内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金融业也有随主流逐渐步入混业经营状态的偏向。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一、引言二、文献综述三、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四、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可行性与障碍 五、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相关对策六、总结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课题根据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对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可行性条件以及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提出实行混业经营的相关措施。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初期首先实行了混业经营发展模式,后因金融秩序混乱等原因开始强制实行分业经营。
多年的实践证明,分业经营阶段在某一程度上控制了秩序混乱的局面,为我国经济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但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中国自身经济地位提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有向混业经营转型的倾向。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年12月18日前,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
2、2022年1月15日前,确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3月19日前,完成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陶伟.保险业混业经营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4). [2]杨萌茵,蒋三庚.德国#8220;全能银行#8221;的优势分析与借鉴[J].中国经贸导刊,2014,12:58-59. [3]丛禹月.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新趋势及风险研究[D].西安欧亚学院,2016. [4]彭俊.股份制银行混业经营盈利模式研究[J].金融天地,2016,(022):303. [5]黄剑芬.关于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探究[J].经济师,2014,(09):162-163. [6]高强.关于我国保险业混业经营的探讨[J].青年硕士论坛,2016,(13). [7]高凤霞.关于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探究[D].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3. [8]朱晗.关于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4,(24):96-97. [9] 翟义波.国内金融混业经营模式选择及其风险防范分析[J].华北金融,2014,(12):4-8. [10]袁志刚,李宛聪.国外金融机构转型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台州学院学报,2015,37(5):8-14. [11]李雨薇,刘国申.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推动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4. [12]罗美娟,高丽.金融混业经营:基于能力理论的动因分析[J]. 名家观察,2014,(4):33-35. [13]戴小月.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模式的研究[J].金融视线,2013,(02):81-82. [14]张哲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研究现状[J].当代经济,2016,(27):88-89. [15]骆思.试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可行性及其发展对策[J].时代金融,2013,(9):161. [16]夏洁瑾.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D].河北大学经济学院,2013. [17]孙若宁.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及经济条件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2). [18]钱卫军.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路径选择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021). [19]袁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困境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