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开题报告

 2023-01-14 23:39: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几年,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可以算得上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有关消费信贷的理论研究也成为经济理论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消费信贷是指以刺激消费,提高个人消费能力为直接目的,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于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贷款,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消费需求及消费层次呈多元化发展,客观上为消费信贷发展创造了条件。发展消费信贷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年的发展,银行中个人信贷的风险问题开始凸显。虽然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往往需要强大的动力源来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结构优化进程。但从借贷消费的效应来看,方面,借贷消费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过度借贷消费也会带来隐患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何管理好消费信贷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通过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运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的个人消费信贷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萌芽,90年代国家始全面鼓励个人消费信贷,199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目前,综合国内外对我国消费信贷风险与防范对策进行研究。

一是关于消费信贷产生与发展方面的研究。对消费信贷需求的分析最早来源于费雪(Fisher,I)的利息理论。1930年,费雪在其出版的名著《利息论》(the theory of interest)中,首次分析了消费者对于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时间偏好,并对消费者将全部财富在现在和未来消费中的分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958年西斯勒弗址(hirshleifer,J)、1964年加斯特(Juster,F.T.)和夏(Shay,R.P.)分别对费雪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二战后,消费信贷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每年都要发布消费信贷报告(Consumer Credit Report), Stiglitz and Weiss(1981)在其一篇经典的文章中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额问题。Stiglitz and Weiss 认为银行提高利率或抬高抵押门槛都将增加银行贷款的风险,要么打击优质投资者的信心,要么吸引借款者将款项投资于风险比较高的项目,两者都将降低银行利润。Klein and Leffler(1981)指出,信誉在竞争型市场上受到重视的先决条件是潜在的长远经济利益大于现期缘于背弃承诺而获得的利益。另外,Chan and Kanatas(1985)的研究显示,当存在事前关于借款客户质量的私有信息或非对称项目价值时,抵押贷款对于客户的分类作用。

二是对消费信贷防范对策的研究。西方学者研究最多是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Douglas North(1990)认为消费信贷的信用治理应以正式的法制管理为主,以非正式的社会道德建设也就是诚信文化为辅。Aryeetey和Udry(1997)认为人是自私的,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Moss和Johnson(1998)研究了个人破产的历史并找出了其中的一些关键性的因素。Arminger,Enache和Bonne(1997)开发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使信贷风险研究更加精确化。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迈上了新的台阶,形成了完整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2008年的新一轮金融危机后,监管当局反思新金融自由主义思想,重新加强对金融的监管,2010年《巴塞尔协议3》出台,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加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黄大玉,王玉东(2000)根据国外个人信用制度的特点提出建立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步骤。冯蔚蔚,徐晶(2004)、王琼、冯宗宪(2005)等也对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管七海,冯宗宪,刘展(2002)则较早地以个人消费信贷中的国家助学贷款为研究对象,提出建立大学生助学贷款评估体系设计研究。曾令华,蔡洋萍(2008)以湖南为例就消费信贷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消费信贷品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年12月18日前,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

2、2022年1月18日前,确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毛中根,段军山.借贷消费模式的#8220;双刃性#8221;金融危机抑或经济增长[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3):54-58.

[2]郭慧,周伟民.个人消费信贷:中美比较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7(8):17-22.

[3]陈志武.危机之下:美国的消费方式会改变吗?[n]. 南方都市报,2008-09-28(a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