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所谓信用,首先是指自然人的信用,即个人信用。在机构,企业,群体,国家等具有了拟人的资格后,才有了所谓的机构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扩展和复杂化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成彼此相联,互相制约的信用关系。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是成熟市场经济的标致。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逐渐称为主导,如果不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我国经济将与世界格格不入,而且就征信市场本身也会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对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信用都被人们认为是道德高尚的标准,但是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今天却不断出现各种违约,欠债,诈骗等失信行为。信用基础缺失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极不利于我国消费经济的顺利实施。没有一个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商家扩展市场,政府制定政策,都会感觉力不从心。缺失个人信用不仅会影响经济活动,还会殃及社会和谐与稳定。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引言
2、文献综述
3、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状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pagano(1993)提出市场经济中信贷信息共享机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信息交流能提高银行和其它授信机构了解借款者特征的程度。
evans reddy和schmalensee(1997)最先讨论了美国信用卡市场的非竞争性,认为信用卡的利率水平一直较高且很少变化,并且拥有较其他信用工具高的相对利润。
park(1997)认为采用严格贷款审查制度可以降低违约率,降低成本,可以使贷款的利率下降,但此种保守的政策会使信贷行业增长更缓慢。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年12月18日前,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
2、2022年1月15日前,确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雷华顺.众筹融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
[2]林庆峰.如何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d].福州大学,2014.
[3]唐海军.关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