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2013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出了余额宝业务,自此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飞快发展。
但是,在互联网金融运行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快速发展,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很多,目前,国内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是对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和我国互联网金融应如何快速发展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徐沈(2012)分析指出,自 2012 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其在理念和技术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行业规模不断得到扩张和拓展。韩宇,胡剑波(2013)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有:风险防范能力薄弱,制度建设不到位;法规制度及监管处于真空状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两种金融业态缺。喻晴(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互联网只是一种载体或者媒介。基于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优劣面,以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对维护我国金融稳定、推动我国金融创新、深化我国金融改革都具有极大的意义。韩宇,胡剑波(2015)认为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发展得如火如荼。快速崛起的互联网金融给财富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机会,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深、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立足于中国实际,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和投资者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规避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特有风险,进而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陆柔顾欣(2016)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重要形态之一的 p2p 平台的视角,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剖析,指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信息安全管理和防护早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需求,并且这些因素都必将放大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问题的隐患。
综上所述,由于近几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涉及各个方面,而我主要是结合前人的一些主张,加上自己的一些观点,对我国现阶段互联网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年12月15日前,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
2、2022年1月15日前,确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徐沈.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2.
[2]陆柔顾欣.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6,(04):47-48.
[3]徐慧.浅谈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规范与发展[j].现代金融,2015,(03):29-3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