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水平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4 21:53: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21世纪的到来, 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的经济转移,知识经济的逐步兴起和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已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2000年至2014年,世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升至34.93%,其中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6.16%升至74.33%。《中国社会统计年鉴》结果显示:在上述时间段内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7.72%发展为39.39%,2015年该项指标已升至43.4%。可见,普及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持续发展之中。2016年4月7日,教育部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称:“预计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大趋势下,“高等教育规模和普及化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全球影响力”,高等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国高等教育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特点。

高等教育水平包含高等教育诸要素(如学校、学生、学位层次、学科专业、学位类型等)在不同地方分布的情况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1-2]较之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等,区域布局结构更多地体现了高等教育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定位和功能,反映了不同地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异[3]。经过扩招的资源重新分配,各个地方高等教育水平与所在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致性正在逐渐加强。通过以上的描述,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从区域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的水平来看, 中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正在逐渐走向公平与合理。目前, 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由粗放型发展到以创新为主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我国特定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各区域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高等教育水平要怎样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的。

为了统筹配置规划公共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一项基本教育政策。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同时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相应存在一定差异。为了考察全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综合发展的基本水平,分析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地区差异,对全国31个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年度评价。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阐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回顾相关内容的研究动态,开展文献综述,提出研究视角、方法、目标及技术路径,给出本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

2、利用调查数据,地区经济情况指标为地区每年的gdp数据,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包括变量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数(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数、研究生数、教育总投入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对比分析;

3、建立模型,选取指标,分析典型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教育发展程度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在19世纪经济发展初期, 及时地创办了生产力发展所急需的高等院校, 大胆开辟高校的新职能,使高等教育在美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美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促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另外,美国的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早在 19 世纪中期就对大学的组织课程和学术政策进行了改革。由于高等教育能密切联系经济发展, 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为社会需要服务, 既促进了经济发展, 又促进了自身发展。他们不仅重视应用科学,更重视职业高等教育, 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班发展很快,这些职业培训班有很强的实用性,为工农业生产培养了大批有科学技术的实干家。他们将职业高等教育与就业挂钩,显示了很强的生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以年平均增长率近10%的高速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 20 世纪的“奇迹”。在这个时期日本极为重视改革和发展教育,高等教育不断地调整与当时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学科门类, 增设经济发展的急需专业,使高等教育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必需的人才。

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自1999年以来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潘懋元(2008)指出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布局结构发生了不利的变化,即首先普通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总体上较为落后,扩招后差距进一步拉大[4];第二在高校布局上,个别地区高等学校设置缺乏统筹规划,重复设置,效益低下。章冬斌、程瑶(2008)利用部分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流向数据说明了我国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指出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毕业生的待业率逐年增加,经济欠发达和次发达地区仍然难以通过增加人才的总量及获得智力上的支持而加快发展的步伐,大众化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5] 别敦荣、郝进仕(2008)的研究中将“地方化”和“大众化”列于同等的位置,认为“地方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同步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的质量、数量都得到了提高。[6] 张湘洛(2007)认为“东部优先, 梯度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导致目前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和发展水平不均衡原因之一。[7] 他认为在中央加大投入的基础之上 ,各地区应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促进本地区高校布局调整。李晶、陈健瑛(2005)研究了甘肃省在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提出甘肃省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首先加剧的矛盾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资源配置、经费投人不足之间的矛盾。[ 8] 这反映出了落后地区在发展高等教育问题上所遇到的困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09.01-2022.11.01 检索阅读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写读书笔记,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准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2022.11.01-2022.11.29 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2022.11.29-2022.03.13集中精力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进行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

4、2022.03.13-2022.05.10 修改毕业论文,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

5、2022.05.10-2022.05.22 毕业论文答辩。

撰写方案:

一、引言,提出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对相关研究状况综合评述。

三、数据和方法,对数据来源和文章所用方法叙述。

四、从国家教育部网站、《国家统计年鉴》,对各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包括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数量、各级各类学校数量、教职工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研究生数量、教育总投入等)和经济增长情况(GDP)进行了解,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性分析。

五、建立指标,以OECD教育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水平关系;

六、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

5.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关于一流大学建设与大学治理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9,(5):1-5.

[2] 眭依凡.论大学问题的“悬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6):82-94.

[3]postiglione g a .the rise ofresearch universities: the 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m]//altbach p g,salmi j. the road to academic excellence: the makingof world-class research universities. washington dc: woeld bank,2011:63-10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