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贫困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出现而出现的,而与贫困的战争贯穿了整个人类发展史。世界银行在2015年公布的《knowledge for change annual report 2014:endingextreme poverty promoting shared prosperity》报告中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重新划分了贫困的标准,根据此标准,截止到2015年,世界上绝对贫困人口数为7.02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11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如今在全面决胜小康阶段,西部地区贫困治理工作再如火如荼的推进,保质保量的完成最后一批困难群众的脱贫工作,是确保在2020年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本题目标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对精准扶贫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寻找提升空间。
对东西扶贫协作的典型案例——无锡海东对口帮扶的特色,相应政策的工作成效的衡量进行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1)贫困
对贫困治理的研究,首先从贫困的定义开始。国外对贫困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并且研究集中于贫困内涵向外延展的研究、导致贫困原因的分析、对贫困的反制措施以及对反贫困机制的研究。国外学者中,最早是英国行为科学家rowntree(1901)在他的著作《贫困:对城市生活的研究》中提出了贫困的定义和标准。他认为“贫困的判断标准在于家庭总收入是否能够满足和维持家庭人口的基本生存活动要求。若家庭总收入与家庭基本生存活动要求不相匹配,那么这个家庭就会陷入贫困之中”。rowntree的贫困定义被当时的学术界普遍接受和认可。随着研究视角多元化的进行,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nurkse认为资本的缺乏是造成贫困的最主要根源,并提出了著名的“贫困循环陷阱理论”,接着临界最小努力理论(leibenstein)等经典理论从宏观经济发展层面诠释了贫困的根源。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mollieorshansky (1963)在分析美国的贫困现象时开始使用收入来定义贫困。具体而言,她的贫困线设定标准参考了当时美国农业部食品计划中对食物费用的设定,将食物费用的3定为贫困线,并结合具有相同特征的家庭,并依此贫困线来定义某人所在的家庭是否贫困。runciman 通过研究 20 世纪英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将社会资源引入人类贫困问题研究。他提出生活必需品缺乏能够引起贫困,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贫困人口社会参与资源不足而被排斥在正常生活之外。相对于前人对于收入不足与贫困问题的研究,sen将研究视角转向能力贫困。他指出由于人们能力方面的不足导致最低生活水平难以实现,进而引发贫困。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日(本学期第九周)——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1月29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13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4.2022年5月10日前——完成论文修改、重复率检查、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5.2022年5月22日前——完成答辩环节工作5. 参考文献
[1] world bank,2015《knowledge for changeannual report 2014:ending extreme poverty promotingshared prosperity》,the world bank
[2]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新华社,2015年11月29日。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华社,2016年12月7日。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