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氟啶胺是由日本石原株式会社开发的2,6-二硝基苯胺类低毒杀菌剂,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杀菌剂。其对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等病菌都非常有效,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是当前有效控制苯基酰胺类药剂抗性发展的主要药剂[1]。
据研究表示,该药被广泛用于防治土豆种植期间的真菌病害晚疫病[2]。除此之外,其还对白菜根肿病防治效果较好[3]。因此,其被用于白菜病害的防治。可是,和其他农药一样,如果使用不当,便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而且该药的毒性很强,有研究表明,接触环境残留的氟啶胺可引发哮喘病和皮炎等破坏人免疫系统的疾病[4]。况且上述的白菜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食物,所以确定其农药残留的情况十分重要,特别是氟啶胺的相关情况。对此,需特别强调一下,根据已有的资料显示,尽管氟啶胺被归为低毒农药[5],但其残留依然在农作物、水和土壤中被发现。故对于氟啶胺残留这一方面的情况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还需说明的是,为了进行上述工作,探究氟啶胺在白菜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这一块的研究,目前报道得很少,其中一个比较出名的便是湖南农业大学进行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白菜及其种植土壤中的氟啶胺残留。该研究是湖南农大的相关人员基于前人的研究,如对于土壤中氟啶胺光化学降解行为研究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大白菜及其种植土壤中氟啶胺残留检测方法,且实践证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重现性好,为开展氟啶胺残留消解动态及其安全使用技术研究提供了检测依据[6]。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目前,已经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白菜及其土壤中氟啶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发现,采用该方法,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大白菜及其种植土壤中氟啶胺残留检测方法,且实践证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重现性好,为开展氟啶胺残留消解动态及其安全使用技术研究提供了检测依据。
而在此研究中,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来确定白菜中氟啶胺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试样加水浸泡后用丙酮震荡提取,提取液经液液分配和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
技术路线: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本实验采用了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的方法进行了白菜中氟啶胺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的研究。
(2)在本实验中,采用丙酮为提取液。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7.09试样的制备和保存
2017.10试样的提取与净化
2017.11---2018.01混合基质标准溶液的制备,相关的测定,空白实验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