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褐飞虱属于半翅目同翅亚目飞虱科的昆虫,单食性,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其取食时刺吸茎叶组织汁液,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且褐飞虱具有迁飞性,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上的重要害虫。
20 世纪 60 年代褐飞虱仅在亚洲一些国家暴发成灾, 70 年代后世界各地大发生频次增多, 现在已成为亚洲不少国家当前水稻生长上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1]。
化学药剂的长期、大量及不合理使用,导致褐飞虱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2],进而引发了褐飞虱的大发生,如2005年褐飞虱的大爆发主要原因就是褐飞虱对主防药剂吡虫啉产生了高到极高水平的抗药性,进而农业部发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5年农技植保函270号)要求暂停使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3]。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1研究目标 探究吡蚜酮对黑腹果蝇的交配及产卵行为的影响 1.2研究内容 (1)吡蚜酮处理雄性果蝇,实验统计雄蝇求偶时间计算出求偶指数,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差异,研究吡蚜酮对黑腹果蝇雄蝇求偶时间的影响;(2)吡蚜酮处理雌性果蝇,实验统计雌蝇接受时间计算出求偶指数,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差异,研究吡蚜酮对黑腹果蝇雌蝇接受时间的影响;(3)吡蚜酮处理雌性果蝇,实验统计产卵数量及卵的孵化数量,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差异,研究吡蚜酮对黑腹果蝇雌蝇产卵数量及卵孵化数量的影响。
1.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吡蚜酮对黑腹果蝇的产卵及交配行为是否有影响;(2)如果吡蚜酮对黑腹果蝇的产卵及交配行为有影响,影响如何表现?程度如何?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2.1研究方法 2.1.1吡蚜酮对雄性果蝇求偶行为的影响通过对雄性果蝇求偶能力的探究,比较分析取食糖水和吡蚜酮药剂的雄性果蝇求偶行为之间的差异,明确吡蚜酮对雄性果蝇求偶能力的影响。
2.1.2吡蚜酮对雌性处女蝇接受行为的影响通过对雌性果蝇接受能力的探究,比较分析取食糖水和吡蚜酮药剂的雌性果蝇接受能力之间的差异,明确吡蚜酮对雌性果蝇接受能力的影响。
2.1.3吡蚜酮对雌性果蝇繁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对雌性果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研究,比较用吡蚜酮药剂处理前后雌性果蝇产卵数量和卵孵化率的变化,明确吡蚜酮对雌性果蝇繁殖能力的影响。
4. 研究创新点
吡蚜酮是现在应用于褐飞虱治理最广泛的药剂,对于吡蚜酮作用机制随着成为研究热点,但吡蚜酮作用于褐飞虱影响其交配及产卵行为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本实验从此方面入手,借助模式生物黑腹果蝇,研究吡蚜酮作用机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2017.7-2017.8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方案与方法;2017.9-2017.9探究吡蚜酮对雄性果蝇求偶能力的影响2017.10-2018.1 探究吡蚜酮对雌性果蝇接受能力的影响2018.2-2018.3探究吡蚜酮对雌性果蝇产卵量的影响2018.3-2018.4探究吡蚜酮对黑腹果蝇卵孵化率的影响2018.4-2018.5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结题答辩。
预期进展1.分析吡蚜酮对雄性野生型黑腹果蝇和未药剂处理组的差异,明确吡蚜酮对求偶能力的影响。
2.分析吡蚜酮对雌性果蝇和对照的差异,明确吡蚜酮对接受能力的影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