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课题背景
课题项目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中部的栖霞山风景区西侧入口处,靠近南京绕城高速,倚靠栖霞山地铁站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北接栖霞大道,东邻九乡河,场地平坦,无明显地势起伏。总占地面积2.77公顷。栖霞山风景区北临长江,沿江西望燕子矶,东眺龙潭,素有“金陵第一明秀山”的美誉,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从古至今栖霞山便一直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秋季游玩的好去处,这也致使如今的栖霞山上存在着多达80多处的古迹遗址,“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也由此得来。近年来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旅游业也逐渐回暖,节假日出门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各个景区在此期间也总是人满为患。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次课题所有解决的几个问题分别是:
其一,缓解栖霞景区的机动车停靠问题,通过设立机动车停车场,减少发生景区人多时主要入园道路两侧大量停靠车辆致使交通拥堵的情况。
其二,作为栖霞山景区的衍生,起到科普宣传栖霞文化的作用,让游客在还没有进入栖霞山景区内前,就能提前感受到栖霞文化的魅力。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旅游景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规划——在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下研究
摘要:当下国内形势相对稳定,文化建设逐渐迎来新一轮高峰,旅游业开始回归自然本质,转向生态本身。与之相适应的风景遗产旅游,其发展也蒸蒸日上。栖霞山是南京市东郊一处重要的风景名胜所在地,以其佛教文化和栖霞红叶闻名于世,其佛教发展历史悠长,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人文底蕴深厚。但当前栖霞山风景区存在一些问题:核心景区吸引力不足、景区建设层次不高;风景区周边用地混杂、旅游配套环节不足。因此,南京市栖霞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在人文建设上提出的对策是制定文化复兴和绿色发展的战略,做到内外有别、内炼文化、外带产业。风景区核心区重在展示历史文化经典,风景区内建设和维护人文精神的殿堂;风景区以外清理低效用地、加强旅游配套,结合交通、用地等条件,鼓励文化旅游创意等多元现代服务产业集聚。[1]本次课题正是以此战略作为切入点,提高景区周边用地效益,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本文引入景观生态学的部分概念,对景区周边环境与景区间协调规划问题进行探讨。建立起景观周边环境建设的合理理论框架,并运用到往后的设计当中。
关键词:风景区;景观生态学;周边环境;协调规划
4. 研究方案
1、设计方案
场地整体占地面积不算很大,主要流线以折线为主来规划,功能分区意分为以下几块区域分别是:入口活动区,红枫林区,小型商业区,禅意休闲区。入口活动区与红枫林区位两个主要区域,入口活动区主要用于周边居民平日的休闲活动作用,同时作为主入口需直接将栖霞的特色彰显出来,所以预在门口放置与栖霞景区内相呼应的牌楼,进门口立马就以开阔的活动广场示人,场地以灰色花岗岩为主用作铺装,使色彩上更加沉稳,在秋季与鲜艳的红色形成对比;红枫岭区也同样的作为栖霞景区的衍生,贵为重要,大面积的种植枫香和鸡爪槭,在其中设立漫步步道和汀步,让游客秋季在此就可欣赏漫山的红叶;小型商业区则用以售卖特色文创产品,来塑造栖霞山ip。结合栖霞古寺中兴百年、栖霞山红枫艺术节,举办栖霞特色活动;最后及禅意休闲区,呼应了栖霞山渊远的佛家文化,打造一个安静的可供人休憩的,休憩场所,预布有置石,翠竹、流水等景观营造禅意氛围。
2、研制方案
5. 工作计划
1月份,初期以了解栖霞文化为主,现场勘探,了解场地周边的人文、绿化、基础设施等情况;完成外文翻译的工作,中后期完成开题报告以及前期分析的脉络梳理,开始进行文本撰写。
2月1日—2月5日,进行文本前期编写。
2月6日—2月12日,进行方案构思,开始场地草图设计并查找相关案例。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暮鼓晨钟,栖霞禅苑——栖霞山风景区周边地块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缘起栖霞,服务乡里——栖霞山风景区周边地块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胜境栖霞,人文栖霞——栖霞山风景区周边地块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山水城林,红枫佳境——栖霞山风景区周边地块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紫气东来,太虚必来——栖霞山风景区周边地块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后疫情时期的校园景观——北大留学生及博士后公寓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绿色校园空间——北大留学生及博士后公寓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校园中的行为与空间整合——北大留学生及博士后公寓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校园中的人性化空间——北大留学生及博士后公寓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城际铁路站前广场景观中的文化理念与表达——以南沿江城际铁路句容站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