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选题理由
中国书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书画不仅传承着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从美学角度而言,书画是孕育和发展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起点,书画艺术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书画不论作为实用艺术还是欣赏艺术,它都备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高二适是南京学者中的真正奇男子,他的故事要从半个世纪前的一场笔墨官司说起。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毛泽东则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有了毛泽东的关怀,高二适的文章得以在《光明日报》登报。人们赞美高二适敢于用真理和大人物打笔墨官司的非凡勇气。高二适先生是一个个性非常突出的人,才华横溢、自负、自傲、耿直不阿而又外冷内热,极富古道热肠。他对《古诗四贴》、《屏风贴》、《神仙起居法》等碑帖的临摹,至今仍难见有出其右者。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根据高二适的书法作品、文献专题和资料等,展览规划分为分文士风骨、入古出新、金薤琳琅、书风承传四大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展示高二适先生一生的艺术成就和丰采。尽可能完整地通过展陈设计将中国传统书画主题传达给参展者;给予参观者高二适印象深刻的参展体验;通过参展者的转述为高二适书风及师法承传研究展带来更多的参展者。
2.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名族文化底蕴深厚。朝代更替、时代变迁,留下的不仅是五千年的历史,更是五千年的文化。仅从思想文化上讲,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造就了不同于他国的独特的书画艺术,其历史文化价值更是影响深远,为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添姿加彩。
交流艺术经验的展览形式最早开始是从公元183年,汉灵帝光和六年,河南洛阳城南国立高等学府太学门前立起了46块石碑(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上面刻的内容是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从某种程度上,现在的书法篆刻展览作品中的内容,诗、词、对联、散文,内容的原始典雅性,也来源于此。这是现记载最早开始展览书法的史实。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0月18日至2022年11月26日,确定选题,完成上传网上审核。
2022年11月29日至2022年12月17日完成毕业设计构思和开题。
2022年12月20日至2022年12月31日。完成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初稿(完整平面图)
5. 参考文献
[1]白鹏.书法教育对审美观及人格塑造的影响探析[j].美与时代(中),2018,(2).
[2]王菊梅.浅议通过书法作品中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感悟书法教育之重要[j].课程教育研究,2018,(6).
[3]陈凯.书者,如也:书法艺术中的人格象征意义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0)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