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并且指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就是要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富特色教育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
从教育公平的概念来看,“学区房”无疑在起点公平即入学机会均等方面与教育公平的要求相悖,起点的不公平必然会造成过程的不公平,进而导致结果的不公平,形成了教育领域内的“马太效应”。
同时,学区房作为教育和房地产的衍生品,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的大背景下,其价格更是比普通住宅增长更快。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实证分析我国教育资源丰富的南京市主城区,选取2008和2019年公办小学及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区位、建筑、邻里特征对学区房住宅价格的影响作用及程度,重点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教育资源质量对住宅价格影响的空间异质性。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试图从教育资源配置与住宅价格关系的角度,分析区位、建筑、邻里特征等因素对学区房住宅价格的影响作用及程度。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尹上岗、胡信、马志飞和宋伟轩(2019)认为,学区成绩对主城区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由第三位上升至第一位,且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洪世键、颜静娴、杨林川和陈洋(2019)认为,1 公里范围内幼儿园和小学的数量每增加10%,住宅价格分别提高1.39% 和1.59%;划片小学和派位中学的质量已资本化入住宅价格:划片小学和派位中学的质量每提高1 个单位,住宅价格分别上升7.90% 和5.55%;控制教育质量的影响之后,可达的教育数量(反映文化和教育氛围以及伴生的商业氛围以及和谐的生活环境)仍显著影响住宅价格。这一点在现有研究中很少提到。李从容,朱世见,葛鹏宇(2019)得出结论: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初中教育质量对房价的影响显著,而在“单校划片”区域中,初中教育质量和到初中的距离对房价均存在显著影响; 非教育特征因素对不同区域住房价格的影响不同,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部分显著,税收特征不显著。
国外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本学期第十三周)——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17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尹上岗,胡信,马志飞,宋伟轩.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城市学区房价格时空效应——以南京主城区公办小学为例[J].经济地理,2019,39(09):82-9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