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快速扩张,高铁对其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
高铁不仅加速了沿线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高铁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空间重构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高铁对区域经济和空间发展的影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高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高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高铁沿线城镇经济-空间发展协调性问题展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铁沿线城镇经济-空间发展现状研究:分析高铁沿线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特征,识别当前经济-空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发展脱节、产业同构竞争、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
2.高铁沿线城镇经济-空间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为后续协调度测算提供依据。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文献,了解相关研究进展、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2.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高铁沿线城镇的经济、社会、交通、环境等方面的数据,包括统计年鉴、政府公报、遥感影像数据、网络大数据等。
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插值等处理,构建数据库,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高铁沿线城镇作为一个整体,从经济-空间发展协调性的视角研究高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突破了以往孤立研究高铁对经济增长、空间结构、产业发展等方面影响的局限性,更加注重高铁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影响。
2.指标体系的创新:构建高铁沿线城镇经济-空间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价高铁沿线城镇的协调发展水平,为科学评价高铁沿线区域发展提供新的工具。
3.研究方法的创新:将空间计量模型、断点回归模型等方法引入到高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中,更加科学地分析高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肖金成,冯学钢,马仁锋,等.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基于“四纵四横”高铁沿线242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20,40(09):1-12.
2. 张梦婕,周锐,毛蒋兴.高铁网络扩张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273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21,38(01):40-51.
3. 王雨辰,刘志高.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效应研究——以京广高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21(01):144-15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