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简支转连续桥梁作为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具有跨越能力强、施工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小箱梁因其具有自重轻、结构刚度大、耐久性好等优点,在中小跨径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选题以章江大桥3×24m简支转连续小箱梁桥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其结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简支转连续桥梁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小跨径桥梁建设的优选方案。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简支转连续桥梁的设计理论、施工方法以及工程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章江大桥3×24m简支转连续小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围绕其结构设计展开,主要内容包括:1.桥梁方案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桥型方案比选,确定桥梁总体布置,并选择合适的孔跨布置、桥墩形式和基础方案。
2.上部结构设计:进行小箱梁截面设计、预应力体系设计、横隔梁及湿接缝设计以及桥面系设计。
3.下部结构设计:进行桥墩结构设计、桥台结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与计算。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开展:
1.文献调研阶段: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简支转连续桥梁和小箱梁桥设计、施工以及相关力学性能研究的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工程案例分析阶段:收集章江大桥3×24m简支转连续小箱梁桥的工程资料,包括桥位地质资料、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技术参数等,对桥梁方案设计、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施工方案与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设计要点和施工难点。
3.数值模拟分析阶段: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章江大桥的精细化模型,进行静力荷载分析、动力特性分析和抗震性能分析,评估桥梁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章江大桥3×24m简支转连续小箱梁桥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桥的具体情况进行结构设计,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期达到最佳的工程效益。
2.将简支转连续技术与小箱梁结构相结合,研究其在中小跨径桥梁中的应用,探索该组合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3.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章江大桥进行精细化建模,并进行静力荷载分析、动力特性分析和抗震性能分析,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周志刚,李建勇,吴波,等. 大跨径连续梁桥转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9): 1-13.
[2] 李永桥,孙利民,刘志文,等. 转体连续梁桥合龙段混凝土浇制及应力控制[j]. 公路交通科技, 2018, 35(9): 1-9.
[3] 陈艾荣,黄洪亮,叶金土. 连续梁桥转体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 福建建筑, 2019, 45(08): 25-2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