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态律动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探索–以人音版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缤纷舞曲》为例开题报告

 2024-01-04 10:50: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科技技术日益进步,网络的迅速普及无一不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也迅速变化着,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义务教育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必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标》中明确了课程目标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部分。课程理念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标准》要求7-9年纪的中学生能结合对音乐要素的分析,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内涵。对歌曲有自己的见解与创意表达的想法。能在艺术表现中表现思想和情感,开展即兴表演和音乐编创活动。让中学音乐能够为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发现与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

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经过多年音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经过其不懈的努力。最终创立了音乐教育体系包括视唱练耳、体态律动和即兴创作三个部分。其中体态律动贯穿始终,可谓其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该教学法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在90年代引入中国。事实表明其对于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了由瑞士的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创立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音乐教学法之一,它开创性的把人的身体作为一个“交响乐团”。用身体体验音乐,表达音乐。继而使学生深入理解音乐要素。既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后,笔者发现课程理念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与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如何将该教学法融入初中音乐教学是一个迫切需要讨论的课题,也是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宗旨。

本文首先分析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然后论述其与初中音乐教育的适配性。接下来利用具体的教学课例进行分析与探究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用。并就当前课堂运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笔者希望通过对该教学法的初步探索,帮助更多教育工作者了解优秀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学习能力。对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服务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查阅,通过归纳整理,对“体态律动”、“体态律动教学法”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与梳理,从而把握体态律动的教学理念。购买了了关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相关书籍用于归纳整理有关本论文的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龙亚君,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王冬冬.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对内心听觉培养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20(16).

[3]徐承.音乐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与学术思辨——评《让音乐课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j].美育学刊,2023,14(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2周 2月20日~3月3日 下达任务书

2、第3-4周 3月6日~3月17日 认真撰写开题报告

3、第5周 3月20日~3月24日 查找收集有关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