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善用通感是姜夔词作的突出特征之一,且用法精妙圆融,是白石词的一大突出特征。
他对清空表达的追求,以及师承李贺色彩之法,巧妙运用并超脱了宋词以诗入词之法。
意象的选取不拘泥于感官的联结,更多在于概念上拓展新的表达空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决定以姜夔词作中通感手法为研究对象,预期目标在对有关研究资料加以分析探究的基础上,了解词人姜夔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诗歌创作风格,通过使用通感手法不同表达效果的词作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其词作风格的变化内容,再对词风形成原因加以分析,发掘影响因素。
最后能够在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1、范读文本法:大量阅读姜夔词作,形成对作品内容和主题的整体印象。
2、精读文本法:仔细阅读典型作品,整理其中所体现出的创作特色和创作风貌。
3、文献查阅法:通过阅读有关姜夔创作时期时代背景与词作创作风貌的研究资料,整理出有利于自己观点的资料
4. 参考文献
〔1〕]刘维治.白石词的词语意象特征[N].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2]周斌.论姜夔词中对杜牧诗句的化用[M].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2期.[3]王柳婷.姜夔词之冷[M].寻根2022年03期.[4]郭俊峰.论姜夔幽韵冷香词境的生成[J].新乡学院学报,2016年11期.[5]彭清.诗歌通感的研究[J].作家,2011年20期.[6]冯全功.中国古典诗词中通感修辞及其英译研究[M].外文研究,2019年01期.[7]王小兵.巧用修辞格文章大增色——浅谈通感修辞格的运用[M].语文学刊,2006年22期.[8]曾胜.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文学语言中的通感修辞艺术[M].语文学刊,2001年01期.[9]夏祖恩.宋词的思维意境刍议[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04期.[10]刘文沛.浅析宋词中的寄托与意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11]张爽.冷鸥轻燕岂相谙——姜夔笔下的鸥与燕[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年07期.[12]陶映竹.论姜夔词对前人作品的创作接受[J].泰山学院学报,2017年01期.[13]姜夔.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夏承焘,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起讫时间主要工作内容12024.10.15——2024.12.23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22024.12.24——2024.1.5阅读资料。
完成资料索引32024.1.6——2024.2.24完成开题报告42024.2.25——2024.3.10完成论文提纲52024.3.11——2024.4.21完成论文初稿62024.4.22——2024.5.12完成论文修改稿72024.5.13——2024.5.26交定稿(2份),指导教师审阅论文82024.5.27——2024.6.2评阅老师完成评阅92024年6月初学生准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