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自1919年至今,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成功发射原子弹和氢弹,恢复联合国席位,参加洛杉矶奥运会,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首次航天载人飞行成功,首次北京奥运会举办,汶川地震,首次举办世博会,首个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华为遭到制裁,香港修例风波,70周年国庆阅兵,新冠疫情等等事件在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的部分新闻报道为对象,收集整理后自建语料库并从他塑和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切入,聚焦英美国家主流媒体报道话语对中国形象进行他塑的意义,并透视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
第一章分为三部分,首先阐释选题意义,对研究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和框架分别进行框定:再分别对他者和他塑理论,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应用进行简单的理论梳理:最后简要总结国内外学术的理论著作和研究现状。
第二章分为三部分,首先阐述在批评话语分析结合语料库应用下选用的研究切入角度:第二部分对关键词中国在具体新闻报道文本语境下进行褒贬义的总结;第三部分着重挖掘新闻报道文本中的形容词使用对中国形象起到的作用。
第三章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在他塑视域下运用语料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在近现代1919年到2021年间,在英美国家主流媒体下的变化,并结合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分析发生变化背后的成因;第二部分研究中国要如何摆脱英美国家他塑,进行有效自塑以重塑中国国家形象。
二、预期目标: 在他塑视域下,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对新闻文本进行整合后自建语料库,厘清与中国关键词相关的褒贬义和形容词,并挖掘其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解析出英美主流媒体为何将中国形象作为他者,在进行他塑后为满足确立自我的需求对中国形象进行的改造,再将他塑的中国形象作为一面镜子来透视出英美国家其自身的特点。
|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对1919年到2021年的部分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的新闻报道进行历时研究和定量研究,并且运用理论阐释法,用相关理论对照文本,挖掘文本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联。在他塑视域下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并结合语料库进行。语料库通常指为语言研究收集的、用电子形式保存的语言材料,由自然出现的书面语或口语的样本汇集而成,具有适当规模的语料库能够描述语言的使用情况。语料库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能客观地揭示文本背后的内容。使用语料库对文本进行分析的方法已被普遍使用于语篇分析中,通过语料库的分析,如对词频、关键词等,使研究更具有科学性。
2.步骤: |
4. 参考文献
[1]Baker,P.Auseful methodological synergy?Combining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rpus linguistics to examine discourses of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in the UK press[J].Discourse and Society,2008(3). [2]Fairclough,Languageand Power[N].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1989. [3]Fairclough,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N].Modern LanguageJournal,1995:181,606-610. [4]Fairclough,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as a Method in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N].Linhad’agua,2001:25,307-329. [5]TeunA. van Dijk.News as discourse[D].Lawrence Erlbaum,1990. [6]Young,L.amp;C.Harrison.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Studies in Social Change[C].London:Continuum,2004. [7]CHANGShanshan(常姗姗).“多面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研究以《纽约时报》2015年“中美关系”议题为例 [J].新闻大学,2017,17(3):138-145. [8]CHENYongbin(陈永斌).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系统建构及其话语生成[J].社会科学战线,2015(4):271-274. [9]CHENZhongcheng(陈重成).他者的认识论途径─对全球化语境下总体性论述及一个中国原则的再省思[J].远景基金会季刊第十二卷第三期,2011. [10]JIAOJunfeng(焦俊峰).国内批评语言学及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现状调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10-514. [11]KANG Junying(康俊英),LI Fengqin(李风琴).政治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研究,2018(3). [12]LIU Changren(刘嫦任).对传媒“自塑”和“他塑”的国家形象的价值学思考[J].天府新论,2014,37(4):2130-133. [13]SHENXiao(沈霄).“看”中国:作为“他者”的国家形象建构——基于Facebook“中国文化”系列短片的文本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5):146-154. [14]SUYingchun(孙英春).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J].教学与研究,2010(11):33-39. [15]WANGXiao(王啸).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6). [16]XINBin(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7]XINBin(辛斌).语言的建构性和话语的异质性[J].现代外语,2016(1):1-10,145. [18]YUANMei(袁梅).语境性与话语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5):101-104. [19]ZHANGJian(张剑).西方文论关键词 他者[J].外国文学,2011(1). |
5. 工作计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第八学期:
(3)1-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4)5-14周: 学生撰写、修改论文 [11周:交一稿; 14周:交二稿;
(5)15-16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6)16-17周: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批阅论文,写出评语,给出建议成绩;
(7)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从目的论角度谈字幕翻译的策略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角度下的校训翻译开题报告
- 习近平重要讲话中俗文俚语的生态翻译研究开题报告
- 论《呼啸山庄》中伊莎贝拉人物形象的双重性An Analysis of the duality of Isabella’s Character in Wuthering Heights开题报告
- 《生活的艺术》中的英文修辞研究 Rhetoric Research in The Importance Of Life开题报告
- 在孤独中走向独立——论《天使,望故乡》中尤金的成长之路 Road to Independence in Solitude: Eugene in Look Homeward, Angel开题报告
- 留下还是离开——《廊桥遗梦》和《克莱默夫妇》女主人翁形象解读开题报告
-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研究开题报告
- 浅析国产视觉小说游戏英译的翻译策略——以国产独立游戏《WILL:美好世界》开题报告
- On the Fun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otional Marketing in the Going-Out Strategy of China Time-Honored Brands开题报告